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任平:勘探補償不能虧了農民
2019年12月2日,立冬后的四川盆地寧233井區三維勘探項目工地寒氣襲人,清晨五點過,夜幕緊鎖,室外是一片漆黑和靜謐。一個穿著中石油野外勘探作業信號服的身影直奔一輛皮卡車準備出發,他就是東方物探西南分公司物探203隊工農協調員任平,大伙兒稱他是寧233井區項目工地上的“萬事忙”。
從清晨太陽升起之前到夜幕降臨,他始終在忙,他每天行走在地處四川盆地與云貴高原結合部的項目測區500多平方公里區域內,跟各個村寨村民協商溝通勘探施工作業中各種補償問題。
走在鄉間小路上的協調員任平
寧233井區三維項目,是他做協調工作的14個年頭
任平1963年出生,1979年參加工作,已在野外施工一線摸爬滾打了40年春秋。他先后做過測量、鉆井等工作。從2005年從事協調工作以來,如今已有14個年頭了。寧233井區三維項目9月20日正式啟動,而他在7月份就進駐項目工地,做好協調工作為后續順利施工奠定基礎。作為協調組的一員,任平深感自己的責任。一到項目駐地就開展工作,每天輾轉于縣政府、村鎮、鄉村,最后到各個村民家中發放項目勘探宣傳資料,耐心地給村民講解勘探施工流程,組織通知各鄉鎮相關人員召開協調會等許多實際工作。
與其他在項目施工人員相比,任平的工作看似簡單,而實際協調的單位卻很復雜,涉及宜賓興文縣和瀘州敘永2個區縣政府所轄的11個少數民族鄉鎮和58個村,語言溝通困難。其中有測線正穿興文石海景區,地質公園,數十個水庫,正在修建的高鐵線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像蜘蛛網般布滿整個工區,又是老探區,所以協調工作十分棘手。各個單位地點分散,有時候兩個地點之間單程就要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他從早到晚,不斷奔波在各個鄉鎮村的鄉間小道上,都一一落實協調事宜,才終于把章蓋齊。
任平(右一)確定今天的工作地點
“農民種地很辛苦,損害的莊稼補償不能虧了他們”
任平隨時都帶有一張工區所有鄉鎮的位置圖,每走一個鄉鎮他都在上面做好標注,這樣他就知道哪個村鎮還沒有走到,哪里的最后賠付還沒有結束。他說:“農民種地很辛苦,勘探施工作業損害的莊稼補償不能虧了他們。我們必須對勘探施工中損害了的莊稼、樹苗、果木要一五一十地補償給他們?!?/p>
任平手里有張價格清單,上面的各種苗木價格躍然紙上。有了工作的認真勁,任平的協調工作不斷得到當地政府和老鄉的支持和認可。就在上半年結束的綦江坳陷二維勘探項目中,綦江縣政府公開向全縣發布了一封感謝信和沒任何遺留問題的清單,高度贊賞了物探203隊的文明施工,文明勘探的作為,在當地傳為佳話。在寧233項目工地上,目前沒有發生一起當地村民的投訴和糾紛,施工進展得非常順利。
任平(左一)把政府文件送到村民手中并做好工作記錄
當離開勘探工地時,任平有自豪、開心,傷感和失落
由于常年在外奔波,風餐露宿,風濕、胃病都是石油員工的職業病,任平也不例外。常在外面跑,跟當地村民做大量的解釋工作,嗓子經常都是沙啞的,中午有時候趕不回項目部吃飯,就吃點隨身帶的干糧。隨著天氣變冷,他辦事從來不走路,都是一路小跑,有時候吸入涼氣后,胃部痙攣,他依然堅持工作,把當天的任務完成。
任平每天電話不斷,不到一個上午,手機就快沒電了。晚上11點多,剛剛洗漱完準備休息,電話又響了,只得趕緊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才去休息。
每個項目結束時,任平總是最后離開的人??粗繚M紅圈的鄉鎮地圖。他說,那一刻的心情很復雜,有自豪、有開心,又有一點傷感和失落。自豪的是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事業”,開心能回到遠方的家里,傷感和失落卻是因為離開了生活已久的項目工區駐地,內心深處似乎已經“把這里當作另一個家了”。即使回到家中,他腦海中回蕩起的,都是自己在外奔波的場景。近年勘探項目逐年增多,一個項目接著一個項目干,平均兩三個月才回一次家。到家也是落腳幾天就走,孩子看都沒看幾眼就長成大人了……
“快了,等到這塊工區結束,我就回家和家人團聚!”眼前的任平開心地說著,眼神中充滿了期待。(李夢香)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任平 項目 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