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朗縣:鄉野變通途 筑就致富路

2019年11月26日 17:24 | 來源:西藏日報
分享到: 

本報記者 張猛 史金茹

近年來,朗縣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農牧區產業發展、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積極引導農牧民群眾參與“四好農村路”創建。

交通運輸的發展給農牧民群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群眾增收渠道不斷拓寬,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2006年,朗縣僅有3條瀝青路,建制村通暢率僅為18%。

現如今,車入朗縣境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美麗畫卷:農田阡陌縱橫,平整的水泥路上各式農用車來回穿梭;路旁整齊的綠化帶里花木扶疏,姹紫嫣紅;一條條水泥路鋪進村莊,通到了菜地、果園;村內硬化街道連著鄉村路,鄉村路連著干線路,村村相通,路路相連,相互交織,四通八達……

經濟要發展,交通須先行

“要想富,先修路。”經濟要發展,交通須先行。“十三五”以來,朗縣交通項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現在,朗縣建制村通達率100%、通暢率94%、好路率70%以上,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目標,切實打通了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最后一公里”。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優先考慮有資質、有實力的當地農牧民施工隊參與項目建設,并明確項目建設中農牧民群眾參與務工比例不低于30%,帶動當地農牧民群眾年均增收1800萬元。特別是近兩年來,積極組織1500名貧困群眾參與交通項目建設,實現群眾就近增收3600萬元,極大激發了群眾參與公路建設的熱情。

得益于農村公路的良好路況,現在,農牧民群眾可以將收割機直接開進地里收割青稞,促進了生產力的解放,提高了勞動效率。農牧民群眾在享受農村公路建設成果的同時,進一步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服務鄉村振興,帶動群眾致富

在建設農村公路的同時,要讓群眾享受建設的成果,真正實現建一條路,帶動一方致富。

“交通建設發展迅速,為我們帶來了發展機遇。鄉村旅游火了起來,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都返鄉回到村里,家人在自家屋里進行一些經營項目,收入很可觀。我們村現今要考慮的是如何在繼續做好傳統農牧業發展的同時,通過副業來增加村民的收入,享受現代文明的生活氣息。家庭旅館是一種很好的生財之道,同時也能讓藏漢群眾更好地交往、交流,讓群眾真正感受到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實惠。”洞嘎鎮卓村黨支部書記洛桑興奮地說道。

卓村村民扎西頓珠也開心地說:“自從我家門口那條路修通了之后,我們出行方便了。水果、辣椒、青稞、酥油等農畜產品也可以更好地賣出去了。物流方便了,家門口就有快遞送貨上門。游客進來了,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再也不用到外面去打工了,在家門口就可以坐著數錢,陪著家人幸福地過日子。”

現如今,走進卓村,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蔬菜、果園,一家家庭院式家庭旅館、獨具特色的藏家茶館和家家戶戶門上的國旗迎風飄揚。家庭旅館及茶館的開設,既讓內地的游客體驗到獨具特色的藏民族文化和美食,也增加了村民的現金收入。

有路必養、養必到位基本實現

按照《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意見》要求,朗縣全面落實縣、鄉人民政府主體責任,養護資金及時、穩定、足額發放到位,養護工作機制更加有效靈活,農村公路養護成效明顯。

為統籌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建立和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延長公路使用壽命,朗縣成立了農村公路養護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農村公路養護辦公室,為開展好公路養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對于日常保潔、綠化等非專業項目,朗縣吸收農村公路沿線238名群眾參與,而農村公路大中修等專業性工程則交由專業養護隊伍承擔,并對相關養護工程進行登記造冊,實行專人管理,明確相應職責,以確保農村公路實現日常化、規范化和高效化養護。截至目前,累計投入300余萬元完成朗杰線、仲列線等20余條農村公路養護任務與搶險保通及修復工作,清除塌方、滑坡、落石等33680立方米,清理公路邊溝渠約480公里,修補路面坑槽、路肩、路基缺口等41370立方米;組織2000余人次群眾臨時性參與公路養護和搶險保通工作,實現群眾增收20余萬元。

關鍵詞:鄉野變通途 筑就致富路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合区久久久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大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韩 | 夜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