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李世寅:讓區塊鏈技術為智慧法院插上科技翅膀
作者:李世寅
契合司法改革趨勢,積極擁抱科技創新的發展,及早開展頂層設計、深入進行司法調研、大膽進行試點創新,早日培養選拔具有現代科技與司法素質的復合型、專家型人才,才能讓區塊鏈這一高新技術真正有效落地生根,服務于智慧法院建設中的各種場景,讓審判工作體質增效,克服改革過程中的各種痛點難點,讓人民群眾對于司法改革與智慧法院建設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明顯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要強化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努力讓我國在區塊鏈這個新興領域走在理論最前沿、占據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要推動協同攻關,加快推進核心技術突破,為區塊鏈應用發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術支撐。要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要加快產業發展,發揮好市場優勢,進一步打通創新鏈、應用鏈、價值鏈。要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加快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
作為繼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后的人類又一技術創新,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驗證、存儲、更新數據的去中心化計算范式,通俗來說,區塊鏈的本質就是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的分布式賬本,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匿名化、難以篡改等特性,已經在金融科技、食品安全、流程溯源等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
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內尤其是智慧法院建設的運用,是現代科技發展與深入推進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的必然產物。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民法院在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發上,必須要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眼光,及早布局、與時俱進。眾所周知,以數據和技術為核心驅動力是智慧法院未來的發展方向。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人民法院應當積極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技術相互彌補,整合法院現有各種信息數據和相關設備,實現對司法數據的搜集、篩選、識別、定位、跟蹤、監控、預判、感知、管理,并形成深度挖掘數據、整合數據、激活數據、運用數據的作用。如配合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數據流轉的智能化監管,遠程實現授權、實時獲知特定流轉數據等功能,達到對特定數據的隨時調閱、溯源、監管。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智能訪客系統、訴訟風險智能評估系統、法律資源服務系統、電子卷宗管理系統、文書智能編寫系統、審判數據巡檢系統、刑事簡案快審智能研判系統和遠程指揮系統,為法院決策管理實現全方位智能服務。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有效運用,將有助于打破傳統司法工作的信用和安全限制,進一步實現現代科技與法院工作的深度融合,優化流程,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法院。基于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數據難篡改、去信任化、兼具透明性與私密性、中立性、可追溯等特性,使得通過區塊鏈傳輸的審判執行工作需求的數據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夠基于網絡共識構建一個純粹的、跨界的“利益無關”信任網絡的驗證機制,從而打造一個高度安全、深度信任的內外數據流通環境。具體的設想思路是:
一是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適用電子證據搜集機制。區塊鏈技術重構電子證據收集體系,使法院網絡中各節點單位按一致算法對介質層、網絡層所感知收集的網絡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并分散保存在網絡中,通過廣播運用將顯著降低法院對于電子數據存證的成本,提升證據保存的效率,從技術上杜絕利益方對數據的篡改和刪除,使數據永久保存。如在案件管理方面,法院可為當事人提供從一個案件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務。讓當事人直接通過區塊鏈構造的系統可視化案件的每一流程進度,對案件信息數據進行提交、撤回、轉執行的申請操作,方便對自己案件進行自主管理,實時感知案件的進展流程,帶來人力物力資源的節省,使網上訴訟像網購一樣方便快捷。
二是提升智慧法院工作效率并降低運營成本。大數據時代,由于海量數據的存在與增長,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愈發突出,這種不對稱,不再表現為信息匱乏性與可獲得性而造成的不對稱,而是信息關聯方對信息數據的獲取、傳遞、過濾、脫敏、處置上的不對稱。這種不確定性理論存在于交易雙方對數據效用上的差異,導致符合科斯定律下的合理交易談判很難發生,無法形成符合公平與效率的權利配置。區塊鏈作為可信的身份驗證工具,在網絡數據交互中有利于提供費用更低、效率更高、更安全的方式處理各類數據。人民法院通過部署本地化的區塊鏈節點,數據上鏈,搭建數字票據、共享賬冊、證據審查、卷宗調取等應用場景,能夠快速實現區塊鏈分布式賬本與審判執行工作業務系統數據的同步錄入與更新。同時,上鏈同步的數據僅為數據哈希,并不涉及完整原始數據的全區塊鏈同步,并能夠在極小占用數據帶寬的前提下,在不造成系統因數據過多過于復雜而停頓的情況下實現安全的數據記錄同步。法院的工作數據不需要再全量向中心化數據交換系統進行冗余復制,既減少了法院的工作量,又同步保護了數據隱私,減少對中心系統的維護負擔及對于數據人工的核對步驟。分布式的區塊鏈節點能夠幫助法院在不依賴第三方的情況下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對數據真實性、原始性進行驗證,從而確保數據傳輸的可信關系。如打造區塊鏈平臺,實現辦案數據關聯檢索、智能類案匹配推送、預警態勢分析、數據異常值提示等,實現區塊鏈送達、區塊鏈調解、區塊鏈智能導訴、區塊鏈自動生成裁判文書、數據自動共享回填等司法場景功能。用區塊鏈技術更新法院信息集控中心,以全鏈條為依托,確保數字審委會、數字法官會議、數字合議實現無紙化流轉和全程留痕,全程防篡改,防過問干預,指令真實,杜絕數據因人為錯誤而發生失真、劣質現象,打通數據交換瓶頸,減少數據孤島現象。
三是提升司法公開與深度監督力度。法院通過將審判數據與區塊鏈網絡進行實時同步,能對整個審判執行業務工作形成有效地全流程、全鏈條、無接觸監督。區塊鏈數據記錄,通過多方數據哈希同步的形式和時間戳的運用,留下不可篡改且發生時間、發生節點、相關責任部門、責任人明確的數據記錄。基于此記錄,監督人員可結合對數字身份、可信數據、數字憑證等進行可信登記,向調用這些信息的第三方提供身份、時間戳、憑證登記等信息,實現監控數據的可驗證、可審計、可追溯,方便監督人員作穿透式取證,追溯還原需審查事件、案件的所有歷史數據。當事人可通過任何一個參與到區塊鏈網絡中的可信節點對其相關的審判執行數據記錄的真實性進行驗證,法院還可以實現跨單位的調取證據和流轉,在司法鑒定、司法委托、司法協助、邊控等諸多場景中得到應用,智能及自動化執行審判指令,從而使得法院的審判流程公開、庭審筆錄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在更高技術層面上實現了透明化,讓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使得發生司法腐敗的空間得以進一步壓縮。(李世寅)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數據 區塊 法院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