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我國首次論述數據財政實施路徑的專著《從土地財政到數據財政》正式出版
近日,九次方大數據研究院、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聯合編寫的《從土地財政到數據財政》,由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正式出版。據悉,這是國內第一本系統論述數據財政實施路徑的專著。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對《從土地財政到數據財政》一書的評價是:這是一本地方政府如何發展數字經濟的操作范本。全書緊密契合了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創造性地提出了發展數據財政的概念。數據財政是相對于土地財政提出的。近20年來,政府通過盤活土地資源,實現了經濟高速發展,城市現代化進程得以加快。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土地財政明顯已經難以為繼,盤活政府數據資源,建設數據財政架構的時機悄然到來。本書創造性提出了政府數據“紅黃藍三色論”和數據資產運營五部曲,對于激活政府數據價值,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據九次方大數據創始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總裁王叁壽介紹,過去多年來,土地在支撐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結構面臨難以拆解的困境,如何告別過往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當中國進入到大數據時代,各地政府已經開始向數據要紅利,向數據要未來。土地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開始讓位于大數據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九次方大數據前瞻性地提出“數據財政”這一概念,并明確指出,土地財政將一去不復返,數據財政或將成為新時期地方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政府手里兩個最值錢的資產就是土地和數據。土地的價值基本上釋放完,下一步釋放政府手里的數據價值。”王叁壽指出,“作為重要資產,政府數據資源可循環,使用價值可持續,是地方政府追求創新力及新動能轉換的源泉。與土地一樣,數據資產有望成為國家發展的關鍵性基礎戰略資源。”
本書明確提出,數據財政的關鍵在于數據資產運營,而數據資產運營的關鍵在于數據價值的變現——使數據以及數據產生的信息成為公認的資產,通過分析挖掘資產的價值,將其變現為用戶價值、群體價值、社會價值。海量數據相遇并產生碰撞,將促進社會治理、惠及民生。要實現從土地財政到數據財政的根本性創新變革,必須以數據資產運營手段喚醒政府數據。
王叁壽說,九次方大數據這九年來的做法一直堅持六個字:數據資產運營。九次方大數據將自身定位于中國數據資產運營商,以獨有的數據資產運營方式,盤活政府及行業數據資產存量。九次方已先后與80多個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協助各地政府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改造和優勢產業的跨越式升級。在數據資產運營過程當中,直接或者間接地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得到了很多地方政府高度認可。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顯示,九次方大數據成立于2010年,定位于政府數據應用場景服務商、城市數據資產運營、人工智能數據源服務商。2015年,在國務院支持下,九次方大數據與貴州省政府國資平臺等股東聯合發起成立了全球第一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這也是第一次有全球范圍的交易所落戶中國,成為全球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目前,九次方大數據擁有4000余政府數據應用場景,已成功與全國80余座城市合資設立數據應用及數據運營公司,是中國大數據應用領域估值最大的獨角獸公司,估值達110億元,也是國內最早提出“數據財政”概念并率先實踐的大數據公司。(孫曉光)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數據 財政 資產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