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三千多歲甲骨,我們這樣走近你

2019年11月01日 09:21 |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分享到: 

展覽開幕當天,觀眾在拍攝展板。攝影:記者李牧鳴

國家博物館“甲骨文文化展”展廳一角的多媒體互動項目。 攝影:余冠辰

兩萬年前,華北便有智人居住;

一萬年前,中原大地已有了文化發展;

五千年前,黃河流域開始農業耕作;而文字,也在悄悄地醞釀……

先秦傳說造字者為倉頡,黃帝的史官。《荀子·解蔽》稱:“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之后記載從《韓非子》《呂氏春秋》再到《說文解字》《山海經》,鑿鑿史料與民間傳說交織,但這個雙瞳四目的文字史祖還是讓人覺得有點玄幻。

我們現在讀的歷史,從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文獻記載非常有限,多數都似倉頡般亦幻亦真。在晚清就有學者懷疑早期的歷史不可靠。

1899年,國子監祭酒王懿榮首次確認中藥“龍骨”上的“劃痕”是上古文字,一錘定音驚天下。從“甲骨四堂”到“甲骨五老”,一代代學者前仆后繼,挖掘與研究已持續兩甲子。歷史迷霧中走來的甲骨文,猶如火把,逐漸照亮了有商一代的歷史舞臺,填上了中華文化的一塊重要拼圖。

(記者注:“甲骨四堂”指中國近代研究甲骨文的四位著名學者——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賓(字彥堂);“甲骨五老”指1949年以后為甲骨學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的五位學者——陳夢家、唐蘭、商承祚、于省吾、胡厚宣。)

昔日的傳奇

殷墟甲骨作為20世紀中國轟動世界的四大發現(其他三個分別是居延漢簡、敦煌藏經和內閣大庫)之首,從它的初涉塵世就帶著傳奇色彩——

坊間故事云,王懿榮老先生身體不適,大夫開了一副含有“龍骨”的藥方,在準備研碎之際,發現這些堅硬的東西上有許多劃痕。好奇心驅使他拿起甲骨仔細觀察,吃驚地發現這些劃痕像是一種文字。于是將這家藥店的全部“龍骨”買下,經過細致研究和考證,斷定這種非篆非籀的字形是商代的一種占卜文字。

這個故事最早出處是某書的引文,書中引用了1931年《華北日報·華北畫刊》第89期題為《龜甲文》的文章,作者署名汐翁。但“甲骨五老”之一的胡厚宣曾說:“汐翁的這篇文章一直沒有看見過原文。”所以推測,可能是這本書假語“汐翁言”了。實際上以王懿榮對金石文字的熱愛及學術上的地位,從古董商處獲得才是正常,只是不太符合人們的獵奇思路罷了。

甲骨文被王懿榮發現之后,旋即成為熱門古董,身價也水漲船高。而古董商們為了牟取暴利一度不愿意透露真正出土的地點,甚至還謊報出土于河南湯陰。后來經學者暗察明訪,終于確定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陽小屯村,也就是今天名揚天下的“殷墟”。

今日的收獲

2019年10月2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拉開大幕。館長王春法破例,把正對緊鄰特展的西大廳、平時走貨用的北門改成3米高的參觀入口。“觀眾一進西大廳,就能看到那個展廳,可以直接過去。基本上往那邊走的觀眾都會進去看一下。”策展團隊負責人趙永介紹,“這是國博今年三大重點文化展之一。”

開幕是在工作日的下午,記者竟在展廳里看到人流如織——從牽著幼兒的母親到耄耋老者,無一不滿眼欣喜,或駐足研究或瀏覽拍照,其中不乏著古裝與民國造型者,在幽靜的展廳中與展品融為有機的一體。中國文字協會會長、清華大學教授黃德寬現場接受采訪時,觀眾也圍了一圈又一圈,在記者們提問之間不時拋出自己的問題,讓黃教授嘖嘖稱嘆。

黃德寬介紹,甲骨文的發現可以把中國文字記載的歷史真正提到商代,即公元前12-14世紀。一個國家、一個文化,要知道自己的源頭。只有了解過去和歷史,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發展自己。

文字折射文化

今天從甲骨文看商代文化,足以證明我國文字起源之早。國家博物館藏品征集與鑒定部副研究館員田率在隨后接受本報專訪時,詳細講解了甲骨文的發展脈絡。

甲骨文字屬于商代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記的多為問卜事宜,目前已知甲骨文單字量約有4400個,已經“破譯”的近半。《尚書·多士》有謂“惟殷先人,有典有冊”,說的就是當時主要記錄載體——竹簡。還有金文等記錄方式,所以當時實際所使用的文字應該更多。

文字起源于圖畫,逐漸簡化為符號,用線條來表示,就成了象形文字。中國文字的排列,初始就是自上向下直寫的,這大概是因為所用竹木簡冊都是狹窄的長條,一條條串起來,就非下行不可。為了下行,凡是橫寬的字,不能不側著寫,所以虎、馬、豕、象、犬、龜、魚等字,都作向上爬行之勢,這正是文字和圖畫的不同之處。比較古埃及文字和東巴文的動物字,就可知它們還是圖畫,而甲骨文已變為符號了。

商代文字應用已經相當普遍,從殷墟發掘以來,發現許多器物上都有或刻或寫的文字,像石器上朱書的字,白陶器殘片上墨書的字,灰陶、石器、玉器等上的刻文……這些東西,因為不易腐朽而保存至今。甲骨文中已有“冊”字,參照傳世文獻的相關記載,可以證明商代應有竹木簡冊,不過目前還沒挖掘出來而已。而由已發現甲骨、陶器上書寫的文字,能推斷商代就有毛筆了。

田率認為,甲骨文最重要的應該是它的史料價值。它不僅僅是一個文明的符號、文化的標志,還印證了包括《史記》在內的一系列文獻的真實性,把有文字記載的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近5個世紀。

讓公眾走近“大雅之堂”

如何讓甲骨文通俗化,讓更多人了解?從“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賓到今天的國家博物館都在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努力吸引更多的人。

董作賓在抗戰時期就試著用故事演義式的文章來介紹古文字,比如“不戴帽子的‘王’”。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上面不加一橫,見于武丁卜辭和武乙、文丁卜辭;另一種上面有一橫,為“戴帽子的‘王’”,用于其他各時期。給青年學子講這個字的演化時,董作賓就是從雍正年間科考“維民所止”一題引出的血案講開來的。

(記者注:“維民所止”題目出自《大學》里面引《詩經·玄鳥》的句子,本意是一派祥和。傳聞出題考官有個仇人借題發揮,以“維”“止”兩字暗含“雍”“正”無頭,參了他一本,主考官因此丟了腦袋。)

國博的甲骨文文化展雖沒有這么跌宕起伏的故事做注解,但融入信息時代特色的展示手段同樣為“科普”增色。趙永說:“觀眾有興趣來看很重要,但一般的甲骨都很小、很脆,觀賞性并不強。再就是看不懂文字,這個不是看看展板就能理解透的。所以做了一些多媒體的東西,包括甲骨文表情包、手繪甲骨文吉利話、全息甲骨文宇宙等。”

趙永也坦言,讓大眾更深入了解甲骨文以及殷商歷史文化,不是一個展覽能做到的,或一個博物館能夠解決的。即使今年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舉辦了系列活動,但是仍然不夠,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工作。“我們會盡力通過這次展覽,讓觀眾能夠更貼近一些。這是作為策展人和博物館的責任與擔當。”

為鼓勵青年學者研究甲骨文,中國文字博物館2016年也發出“辨識一字10萬元”的“懸賞令”,迄今已有一人獲獎。

平日從不用表情包的記者,在展覽開幕當日掃描二維碼下載后,有意無意間已經把動態的甲骨文轉給了眾多親朋,不知鏈式反應的哪個環節又能燃起火花,引爆某個蓄勢待發的小宇宙。無論未來為中華文明史的研究助力,還是在文化自信滋養下另有綻放,甲骨文研究都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美麗浪花。(記者李牧鳴、劉小草)

參考書籍:《甲骨學通論》(王宇信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甲骨文的故事》(董作賓/董敏著,海南出版社)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甲骨文 文字 甲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秘精品色婷婷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二区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有码中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