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涵養地鐵文明需要頂層設計

2019年10月28日 08:54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交通運輸部近日發布《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對乘客在地鐵內一系列行為進行規范,地鐵里吃東西、手機追劇外放聲音、車門關閉后扒門等廣受詬病的行為,都被列入了“乘客行為黑名單”?!掇k法》將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內地共有24個省份的35個城市開通運營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71條,運營里程5295公里,2018年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約212.8億人次。軌道交通具有人群密集、客流集中、空間封閉等特點,需要通過立法規范乘客行為,保障安全出行。同時,地鐵還是一張代表城市形象的名片,一個展示文明的公共空間,乘客的一言一行,不僅直接體現自身的文明素養,也會對他人造成影響。

2005年,住建部曾出臺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去年,該辦法被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定》所取代。無論是原先的辦法還是現在的規定,對于乘客行為的要求主要是基于保障地鐵安全運行,禁止一系列危害城市軌道交通正常運營的行為,并未涉及地鐵文明。

近年來,隨著公眾公共意識的提高,一些影響文明乘坐地鐵的問題引發關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地鐵空間相對封閉,車上飲食,食物的味道會影響到其他乘客;如果有飲料潑灑到地面,可能導致乘客滑倒受傷;掉在地上的食物殘渣,還可能招來蟑螂、老鼠,破壞地鐵的線路和設施等。此外,在地鐵上外放聲音也成為一大公害。

針對這些社會呼聲強烈的問題,一些城市在制定或修改地方性軌道交通條例時,自行加入了相關禁止性條款。在起到一定管理規范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各自為政、規定不一的新問題。比如對于地鐵進食,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都是明確禁止在列車車廂內進食。廣州則是“禁止食用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使用可能傷及他人的餐具(餐刀、餐叉等)”。重慶軌道交通并沒有禁止飲食,只是“提倡乘客不在車站付費區及列車車廂內飲食”。

各地規定不一致,既影響法律制度的公信力,也容易讓乘客無所適從,不利于形成文明共識。無論從提高軌道交通服務質量的角度,還是基于增強乘客文明出行意識的考量,都需要出臺統一的“頂層設計”,對于乘客行為加以規范。此次公布的管理辦法,明確了影響運營安全的10類禁止性行為,以及影響秩序的7類約束性行為,將常見的不文明乘車現象一網打盡。根據辦法,拒不遵守乘車規范的,運營單位有權予以制止,制止無效的,應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相信有了這樣的規定,必將對乘客文明乘車起到規范作用,在涵養地鐵文明的同時,推動文明社會建設取得積極成果。


編輯:劉暢

關鍵詞:地鐵 文明 乘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 欧美国产日韩a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中日韩AV综合在线 | 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 | 亚洲中精品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