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信托銷售亂象:第三方違規代銷還是前員工“飛單”?
為了避免被冒名,信托業也祭出過不少“驗身”方法。例如為解決發行環節信息不對稱、銷售誤導等情況,近年信托公司紛紛著手建立自己的財富中心,打造可以讓投資者直線購買的平臺,還有不少公司設立網上直營店;信托“雙錄”政策也于近年執行,可以約束銷售人員行為,避免銷售人員弱化或隱瞞風險、夸大產品收益。此外,2017年9月上線的信托登記系統有助于解決冒名銷售問題。
為了治理冒名現象,2018年12月,各地銀保監局籌備組向轄區內信托公司發布《關于不法分子冒用信托公司名義進行線上詐騙風險提示的通知》,指出彼時有不法分子在微信群中發布二維碼,誘使金融消費者在掃描后進入該平臺下載以假亂真的信托公司APP,并以此詐騙投資者錢財,信托公司需提交自查報告。
最新的消息是,2019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信托部向各地銀保監局發布了關于信托公司通過第三方互聯網機構違規引流資金信托產品風險提示的函件,提到有少數信托公司違反了《中國銀保監會信托部關于不法分子冒用信托公司名義進行線上詐騙風險提示的函》的要求,通過第三方互聯網機構引流。
針對銷售過程中的夸大收益行為,《信托公司管理辦法》等多份文件規定,信托公司不得承諾信托財產不受損失或者保證最低收益。
對上述亂象應該如何治理和防范?一位信托公司人士介紹稱,目前行業沒有統一的治理方案,基本都是各家公司發現被冒名自己處理。除此之外,銀保監會近年不斷下達要求,讓信托公司加強對投資者宣傳教育,打擊非法集資。
另一位信托業內人士表示,治理存在難度,投資者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辨別一個項目的真實性,打公司客服電話最為直接,或與信托公司銷售人員取得聯系,獲取經信托公司蓋章的合同。“中信登上線后會公示所有備案產品,投資者可以在該系統查詢確認合同,同時通過一些正規金融機構渠道認購產品。”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王全浩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信托銷售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