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發言 大會發言

穆占英常委:創新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2019年06月19日 09:30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創新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穆占英常委的發言

隨著全球新科技革命興起,制造業跨界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傳統的制造模式已經出現了重大變化。新趨勢突出表現在智能制造領域,其典型特征為數字化、智能化、虛擬化、模塊化。制造業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之一,為全球各國所重視,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列出了制造業發展時間表,比如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日本《綜合創新戰略》,由此可見,時不我待。

穆占英


2018年,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保持在中高速的合理區間,特別是制造業運行保持穩定。但必須看到,制約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因素很多:一是宏觀環境的挑戰。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復雜嚴峻的世界經濟形勢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國內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制造業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資金風險大、融資難、成本高。二是制度性障礙仍然存在。制造業發展面臨的諸多傳統體制機制制約依然存在,制度改革進入深水區,監管模式不適應新時代產業發展的需求,不同地區、不同部門對于制造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理解和把握還存在一定偏差,在“鼓勵創新、包容審慎”方面未達到應有效果。三是核心技術不足。涉及國家戰略利益和國家安全利益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建設不足,無法全面滿足國家需求。

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堅持創新驅動——這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一、 制度創新驅動。一是繼續保持減費降稅的持續性。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了一系列政策紅包,其中很多都是有利于制造業發展的,如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從16%降到13%,把企業研發經費的加計扣除政策適用于所有企業,再降低一般工商業企業電價10%等。二是繼續深化制造業改革與對外開放相結合。一方面,深化改革就是通過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來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市場機制作為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是經過改革開放40年檢驗的,經濟發展水平、企業競爭力與市場體制健全程度呈現正相關。另一方面,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是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未來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走開放合作共贏的道路,使市場準入進一步放寬,開放的力度深度廣度不斷強化、拓展。

二、 技術創新驅動。一是增強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通過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改革,使制造業的創新創業生態持續優化,創新活力加速釋放,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新實力進一步增強。二是加快制造業的結構優化升級。中央明確提出,推動制造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的做大做強。加快制造業向高端、智能、綠色和服務的方向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三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制造業產業鏈的關鍵節點打造各自的創新體系,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提高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鼓勵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專項,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三、 資本創新驅動。資金風險大,融資難、成本高,一直是制約制造業企業特別是民營制造業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這也是我國核心金融競爭力建設的重要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提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這是在資本市場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的一項重大舉措。要認真落實總書記的指示要求,用好科創板這一科技創新和資本市場相融合的政策工具。要重點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科創企業,大力支持制造業企業孵化上市。通過資本市場的有力支持,推動企業建立高效的研發體系,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提升持續創新能力,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形成關鍵領域的競爭優勢打下堅實基礎,更好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國家戰略。

發言人系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全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站 |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线路一 | 亚洲欧美色欧另类欧日韩 | 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