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遲福林:深化市場化改革釋放經濟增長潛力
作者:遲福林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和經濟增長的關鍵時期。要實現短期增長與中長期發展并進,關鍵在于以更大力度的改革開放實現經濟轉型的實質性突破。
判斷經濟短期增長形勢要著眼于中長期。總體看來,我國仍然處于轉型期,在看到矛盾與問題的同時,也要客觀分析我國經濟轉型的趨勢,以判斷中長期經濟增長前景。我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空間相當大,這是判斷經濟前景的重要基點。
未來5-10年,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決定了中長期經濟增長。初步測算,如果最終消費率達到60%左右,屆時消費規模將達到45萬億至50萬億元左右,新增市場空間將達10萬億元以上;如果服務業占比達到55%至60%,將帶來數以十萬億計的投資空間;鄉村振興與新興城鎮化融合發展,將直接帶動近百萬億元左右的投資與消費需求。這些內需潛力的釋放,將有力支撐未來的經濟增長。
筆者認為,客觀把握經濟轉型升級趨勢,需要處理好短期與中長期關系,立足中長期尋求化解短期經濟壓力的辦法。
首先,應對短期壓力,不僅需要用政策調整治標,還需要用經濟轉型治本。以消費為例,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呈放緩勢頭,降至個位數水平。釋放消費潛力,需要調整相關政策,也需要經濟轉型實現重要突破。2018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6%,均明顯快于GDP增速。加快推進新興產業發展,將形成應對短期經濟壓力的有利因素。
其次,經濟政策調整要適應于中長期經濟轉型趨勢。應對短期經濟增長放緩,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確有必要。但短期政策調整要以是否有利于經濟轉型為重要標準。尤其需要避免以增長取代轉型、以政策調整取代改革、以小修小補取代深層次改革。
釋放經濟轉型升級蘊藏的潛力,關鍵是激發市場活力,立足中長期,以新一輪改革開放促進新的經濟增長。
激發市場活力是短期穩增長、中長期促轉型的關鍵所在。從現實情況看,民營經濟活力不足,既有短期政策的影響,也有市場化改革不到位等深層次體制機制原因。有效釋放市場活力,使市場主體在需求引導下有效投資,可以把潛在增長動力轉化成現實增長動力。
激發市場活力重在以競爭中性為原則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需要在降成本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注重形成公開市場、公平競爭的大環境。這就需要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國有資本配置,將更多國有資本配置在公益性領域,為民營企業拓展更大發展空間;深化要素特別是土地要素改革;加大政府采購服務的力度,推動政府采購進一步公開化、透明化。
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融合是一個基本趨勢,需要以高水平的開放促改革、促轉型、促增長。當前,在經濟轉型出現陣痛、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以開放促改革、促轉型、促增長更加具有現實性與緊迫性。
總的來看,在內外發展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趨勢下,我國經濟增長需要全球視角,需要中長期判斷。對我國來說,實現短期經濟目標固然重要,以深化市場化改革釋放經濟轉型的增長潛力同樣重要。(遲福林)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經濟 增長 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