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你還有“時間”

——全國政協委員楊艷為發展互助式養老建言

2019年03月26日 11:24 | 作者:顧磊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6日電(記者 顧磊)“時間都去哪了?時間可以存起來。”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少數民族界別的小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楊艷在發言時建議,通過運作“時間銀行”的方式發展養老服務。

這次發言較為簡短,但很是精彩。

“時間銀行”這一公益模式在志愿服務領域并不罕見,但將其與養老服務對接起來,作為應對老齡化的一種公益性解決方案,是一種創新模式。

會后,記者與楊艷交談時才知道,這一建議的背后,還有一段故事。

“我們都會老去”

2015年,楊艷在臺灣地區考察時,參觀當地一處文創產業園。講解員是一位老先生,遲到了5分鐘。

一見面,老先生不停地道歉。原來,他在社區另一處地方做志愿服務,因為堵車晚到了5分鐘。楊艷詫異于老先生如此年齡還在做志愿服務,便與他交流了起來。

老人退休前就做志愿服務,退休后堅持做了12年。同一個社區,包括他在內,共有4位老人,都是大學教授,拿出大量時間精力做志愿服務。

為什么如此積極?因為通過當地的“時間銀行”,老人們的服務時間都被記錄和“存儲”下來,一旦自己有服務的需求,可以用這些“存款”來兌換其他志愿者的服務。

“這位老先生的老伴去世了,孩子在國外,隨著年歲增長,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他為別人服務,也是為自己賺取服務。這就是‘時間銀行’的作用。”楊艷說。

從臺灣回來后,楊艷特別關注“時間銀行”這一新興事物。

作為全國青聯委員,她通過青聯的微信群等渠道與其他委員交流,其中就有廣東省政協委員,華南師范大學博導、教授趙淦森。他們就“時間銀行”話題進行了深入溝通。

在今年廣東省兩會上,趙淦森在“委員通道”上展示了《關于發展“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的提案》。這件提案吸引了楊艷的關注,也促使她在全國兩會的小組討論現場提出相同建議。

小組討論結束后,本報記者找她了解“時間銀行”,她熱情地介紹了這條建議的始末由來,還幫忙約上趙淦森一起接受采訪。

記者表示感謝,她擺擺手,說:“我們都會老去,所以要一起推動這件事。”

打造社區“內循環”

如何推動“時間銀行”與養老服務的結合?趙淦森在提案中提出4個建議。

首先,在立法和政府層面給予“時間銀行”明確的法定地位和充分的責任權利,完善操作流程,鼓勵和推動助老服務“時間銀行”的發展;

其次,推動“時間銀行”在全省“通存通兌”,這需要建設一個“時間銀行”的“銀聯系統”;

同時,為儲戶提供“儲蓄時間”時的人身保險、第三者責任險等保障;

最后,應多渠道籌集“時間銀行”的建設資金,建議參照“國家扶貧基金”做法,設立“廣東省時間銀行”專項基金,還可以積極引進社會資源共同參與,同時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

楊艷認為,“時間銀行”的建設和實施應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而當前有兩個有利條件有利于推行此事。

一是互聯網科技與大數據技術的成熟,讓“時間銀行”的記錄、通存通兌、義工考核以及服務評估變得更容易。通過研發和應用專門的App,利用定位技術、圖像記錄等功能,逐步完善“時間銀行”系統,鼓勵和吸引更多公眾參與志愿服務、兌換志愿服務。

二是網格化的社區管理體系為“時間銀行”的實施帶來便利。楊艷建議由社區層面統籌“時間銀行”,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監管,實現定點服務與不定期抽查,規范和完善志愿服務。

“社區承擔管理和運營的成本。”楊艷說,“對于義工來說,當你老了,新的義工可以為你提供服務,新的義工老了,又有其他義工為他們服務。這樣會形成‘內循環’,既有利于解決社區養老問題,也有利于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的發展。”

編輯:王琦瑋

關鍵詞:服務 時間銀行 楊艷 互助式養老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 |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久久 | 天天夜夜综合色鬼久久 | 中文亚洲欧美丝袜清纯 | 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