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聚焦慈善,聽聽委員們怎么說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6日電(記者 郭帥 王惠兵 林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引導支持社會組織、人道救助、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健康發展。圍繞相關方面的內容,在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們紛紛結合自己的實踐與調研,提出了他們的關注與建議——
近日,一段溫暖人心的視頻刷了屏:河南護理職業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小靳,在投遞求職簡歷的路上,科學有效地對一位突發疾病老人予以施救,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但在現實中如小靳一樣具備良好急救知識儲備的人其實并不多。
“我國目前應急救護普及率較低,僅為2%左右,而發達國家一般都在40%以上,有些已達到60%。據調查,新入學的大學生掌握急救知識的比例比較低,具備動手施救技能的比例更低?!比珖f委員、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王海京介紹說。
“近年來,有人倒地該不該扶、去不去救的話題曾經引發社會討論。大家把討論重點放在了道德層面上,但我認為還應該關注這背后的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普及問題。”王海京說,我國《民法總則》已經對施救者作出相應的法律保護,大家之所以在“扶不扶”這個問題上很猶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眾“不會救”“不敢救”的問題。
“我國每年新入學大學生約800萬人,來自城鄉社區的角角落落,未來也是各個行業的中堅力量。如果將應急救護納入大學生必修課,鼓勵他們第一現場、第一時間勇于施救、科學施救,將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王海京認為,應向大學生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他建議將應急救護普及培訓納入高校新生軍訓內容,全面提高大學生防災避險、自救互救的能力。
“這對于保護大學生及其周圍人群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蓖鹾>┱f。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心搏驟停而猝死的人數超過50萬。“對剛發生心搏驟停者在4分鐘內實施有效的心肺復蘇,可極大地挽救其生命,這就需要現場群眾在醫療急救人員到達之前,對其采取應急救護措施?!蓖鹾>└嬖V記者。
據了解,湖北等地已將“救命課”定為學校必修課,將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納入中小學生《生命安全》課程和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教學內容,并納入大學生健康教育教學內容。通過培訓,提高學校師生的應急救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力求做到“學生人人會自救、教師個個會救生”。
王海京介紹說,河北省也已經在部分試點高校開展大學新生應急救護普及性培訓和在校生的救護員培訓。5年來,覆蓋高校由最初的12所擴展到38所,累計培訓大學新生近30萬名。在吉林、江西、江蘇等地,也有部分高校在紅十字會的推動下,試點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將應急救護培訓納入大學新生軍訓,同時面向廣大師生開展應急救護知識講座,組建校園紅十字救護隊等,取得了較好成果。
“但只是各地自發組織的試點工作遠遠不夠?!被诓糠质∈械某晒涷?,王海京建議將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納入國防教育等課程中,并安排必要的課時?!靶尥暾n程的學生,經過理論測試及實踐操作考核合格后,可以獲得‘救護員’證書,使其真正成為全社會保護和挽救生命的生力軍?!?/p>
“除此之外,還可以充分發揮高校校醫作用,從培訓合格的救護員中組織招募救護志愿者,組建救護志愿服務隊伍,平時開展人道理念的傳播與健康安全知識的普及,在學校重大活動(運動會、藝術節等)時,提供輔助性安全保障服務。”王海京說。
作為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王海京還一直致力于推動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伍的建設?!盁o償獻血是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民生工程,高校師生是這一工程的主力軍,同時也是固定獻血隊伍的中堅力量?!蓖鹾>┱f。
“近些年,隨著社會公益傳播影響力日益增強,人們的公益意識不斷提高,對獻血知識的不斷了解,參與無償獻血的人數也越來越多?!蓖鹾>└嬖V記者,中國紅十字會在無償獻血這項工作中的主要職責是開展宣傳、動員、表彰。“紅十字會目前在探索一個機制,希望在各個大城市建立一批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伍。這也是一個應急策略,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這些‘救命’的隊伍就能拉出來?!蓖鹾>┱f。(記者 郭帥)
全國政協委員林紹彬:加快急救立法打造5分鐘急救圈
“據統計,我國因心臟猝死的人數每年約55萬,每日至少1500人心臟驟停,救治成功率僅達1至3%,與發達國家15%相比,差距很大?!比珖f委員、九三學社福州市委會主委林紹彬向記者列舉了一組數據。
隨即,林紹彬又道出了“死亡數據”背后的緣由: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和壓力的增大,突發疾病或者猝死的風險也日益增多。當發生呼吸心跳驟停后,如果在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其中一半人能存活;如果超過10分鐘,幾乎沒有存活的可能。而目前在絕大部分城市中,救護車平均需要超過10分鐘才能抵達。尤其在交通高峰期,每多一分鐘的擁堵,患者得到救治的概率就要降低許多。
作為廈門大學附屬福州第二醫院副院長,林紹彬對此感悟很深,他認為讓公眾掌握5分鐘內有效的自救互救意義重大。他呼吁盡快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急救法》,推動急救相關的法律法規配套建設。
“同時還要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急救意識,設立‘中國急救日’,建立急救科普平臺,完善培訓體系,構建多元化培訓機制,并鼓勵有資質的規范培訓機構開展相關培訓?!绷纸B彬建議要讓全社會關心急救、支持急救事業的發展,讓群眾性急救蔚然成風,造福于人民。
此外林紹彬還希望在考慮規模、人員情況、設置意愿等綜合條件基礎上,在公共場所合理投放配置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并逐步形成網絡。
據了解,目前我國只有少數經濟發達城市開始配置AED,而且配置數量和覆蓋公共場所面很小,相關培訓也較為滯后。“便攜式AED是一種易于操作,非專業人員可以迅速上手,專為現場急救設計的急救設備。”林紹彬建議在大型車站、輕軌交通樞紐,大型體育活動場所,重要旅游景點及其他人群密集地區和單位應強制配置AED,在心臟驟停高風險相關區域如醫院、養老院、運動場等優先部署。(記者 王惠兵)
器官捐獻,被稱為傳遞“生命的禮物”,能幫助有移植需求的病人重獲新生,不僅挽救了他人生命,也使逝者的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得到延續。自2015年我國全面開啟器官捐獻以來,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強,有器官捐獻意愿的人越來越多,我國器官捐獻的數量逐年增長。
“但由于傳統觀念束縛、普及宣傳不足、制度法律缺位、社會信任度不足等不利因素,我國器官捐獻率仍然偏低,器官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比珖f常委、民盟中央原副主席溫思美表示,推進器官捐獻事業任重而道遠,要從根本上著手,讓捐獻理念深入人心。
為此,溫思美認為應以倡導登記器官捐獻意愿為切入點,進一步提高公眾對器官捐獻的認可及支持程度。溫思美建議,可以參照歐美國家的成功經驗,試行申領駕照時登記器官捐獻意愿。
“在申領駕照時提供一份公民器官捐獻意愿登記表,駕照申領者自愿決定,若不幸意外遭遇車禍身亡時,是否愿意捐獻自己的器官造福社會。”溫思美強調,器官捐獻意愿登記表除相關部門如當地交警部門、衛生部門、紅十字會等備份存檔外,其意愿也要體現在最終頒發給駕駛員的駕照上。例如以“意愿登記卡”的形式,“明確告知駕照申領者,登記器官捐獻意愿,只是一種個人意愿與愛心的表達。若此后改變想法,可在每年駕照年審時修改意愿,包括愿意改成不愿意,不愿意改成愿意?!睖厮济勒f。當家屬意愿與逝世駕駛員生前意愿不符,經宣傳、講解后若家屬仍不愿意捐獻逝世駕駛員遺體或器官,應當尊重家屬意愿,不得獲取逝世駕駛員的任何組織或器官。
溫思美表示,試點可以從特定人群倡導登記器官捐獻意愿開始,號召軍人、醫護人員、公務員等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同時進行廣泛宣傳,在社會上起到榜樣作用和示范效應,向公眾普及器官捐獻的重要意義和社會價值,傳遞奉獻的價值觀,提高自愿捐獻的意識。
溫思美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可以結合“中國器官捐獻日”等宣教活動,在社區、醫院開展推廣活動,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科學且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器官捐獻理念。(記者 林儀)
“通過AI(人工智能),實現各種場景下語音與文字的相互轉化,以幫助聽障人士實現信息無障礙溝通;利用手機攝像頭識別人、物,并且用語音反饋,幫助視力受損人群實現無障礙的生活;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幫助尋找失蹤人口的平臺,通過人臉識別和比對找回失散人員……”全國政協委員、佳都集團董事長劉偉對記者說,這些曾出現在電影中的場景已經逐步成為現實,人工智能作為最前沿基礎技術,已滲透生活,并造福于人類。
“社會上存在一部分需要給予特殊關懷和照顧的困難群體,對這些困難群體的救助也是慈善事業的重中之重。若人工智能技術能進一步深入慈善民生領域,以科技力量對社會問題進行改善,這對公益慈善事業和具體的被救助者都意義深遠?!眲フJ為,人工智能和慈善民生的“跨界合作”能夠激發更多有益于社會的創新,帶來更好的社會治理模式。他表示,政府在引導民間資本主導人工智能項目快速發展的同時,應積極履行監管和調控職能,推動其以慈善民生需求為導向。
劉偉認為應該對參與慈善公益事業的AI技術企業提供更多扶持。為了更好地鼓勵AI企業積極參與慈善事業,政府可以落實支持政策、加強工作指導、做好慈善需求對接、完善扶持和激勵措施。同時引導科技創新型企業積極開展技術捐贈和平臺支持,將大數據、區塊鏈、云技術等先進技術與慈善相結合?!白尶萍季劢褂诖壬?,不僅可以助推慈善事業的發展,也將促進科技發展?!眲フf。
此外劉偉還建議搭建一個由民政部牽頭的AI技術平臺,提供開放AI技術給各個慈善組織使用。“傳統的慈善組織,并不存在科技創新與自主研發技術的職能。因此,建議由政府打造整體人工智能開放平臺,讓慈善組織更好、更快速地使用、應用人工智能的技術去開展慈善事業。”劉偉表示,政府牽頭搭建AI技術開放平臺,可以從技術賦能、思維升級、渠道合作幾個方面加速慈善組織成長與改變,助力AI技術從形成到應用于慈善的全過程?!罢?、慈善組織、科技企業之間將形成更高效的連接,更好地構建‘AI+慈善’新生態,為慈善事業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眲フf。(記者 林儀)
編輯:王琦瑋
關鍵詞:急救 救護 慈善 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