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金融服務民企有了“鑰匙”好開“門”

2019年02月26日 10:30 | 作者:崔呂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C20190226003-zx5

能夠從金融機構、從資本市場獲得資金支持的民營企業,應該都是比較好的企業。但還要看到,有大量民營企業因為經營困難或債務水平高而融不到錢。還有的民營企業有錢卻要不回來。怎么辦?對于前者,相關金融機構要積極處置;對于后者,欠款單位要積極清欠。當然,民營企業自身也要規范化,這是融資的大前提。

2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舉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此前,2月14日,中國政府網全文發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出臺的大背景是部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要重點解決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問題,增強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意識和能力,推動金融資源配置與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更加匹配。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對于民營企業而言,來自金融的“擁抱”頗為“溫暖”;對于金融業而言,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復雜大背景下,這樣的“擁抱”也可以進一步詮釋皮與毛之間的關系。

這一切,還需要一把被稱為信息的“鑰匙”。

一張信息網

“《意見》提出切實加強對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十八條措施,其中有一條是‘從戰略高度抓緊抓好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我覺得這件事可以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推動。”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一直呼吁,實體企業通過數據公開、聯網來獲得更大的金融支持,原因是民營企業抵質押物不足、基礎信息數據缺乏,影響和制約了從金融機構獲得服務。金融機構難以掌握民營企業生產經營真實狀況,無法對財務狀況、發展前景等進行分析。

隨著科技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有助于緩解上述難題,而這些手段的應用又依賴各類信用數據信息的支撐。在這種情況下,董希淼認為,如果搭建開放統一的信息服務平臺,進一步把信用基礎設施建設這張“網”織密,對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服務民營經濟將起到重要作用。

董希淼提到的這張網,其實業內人士并不陌生,各地也都在上馬“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其中一個重要的數據端就是小微企業的運營情況。但這張“網”在有的地方織得密,有的地方織得松。“網”住的數據是不是企業的核心數據,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金融機構之間能否共享這些數據,這些問題并沒有明確答案,由此也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島”。

董希淼的一個建議是拔掉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煙囪”,做法是由國務院牽頭構建統一的政務信息共享平臺,以統一標準、統籌建設為原則,整合構建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政務服務信息系統。

另一個建議是打通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孤島”。未來,金融機構間可依托各自優勢,通過“消費場景+業務產品”“線上+線下”等合作模式,完善客戶信息鏈條,進而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實現合作方的雙贏。當然,這一切還要在個人信息受到嚴格保護的前提下進行。

第三個建議是進行跨業態的合作,合縱連橫,延伸數據范疇。大數據時代,客戶立體畫像的塑造需要多維數據的支撐,這就需要多部門、多領域數據的合作。比如,通過政府部門獲取用戶社會屬性信息,通過金融機構獲取用戶財務狀況等金融信息,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取用戶消費行為信息,進而全面勾勒“千人千面”的用戶立體畫像。在董希淼看來,這應該是近階段可以出成果的目標之一。但萬事開頭難,應該先著眼如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的“最先一公里”問題,讓更多民營企業進得了正規金融機構的門,能發生第一筆業務,后面的事就會好辦很多。

一把生態鏈鑰匙

有人說,科技創新對中國經濟發展而言是個“核”的概念。為了讓“核”最終變成碩果,關鍵在于科技創新走出實驗室、在市場大潮中矗立潮頭。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總經理原誠寅最近很忙。他不僅要幫助平臺上的“idea”完成產學研用過程,還要給好的科創型企業找資本。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供應鏈金融或者是生態鏈資本。用業界其他人士的話說,這是高能資本。

“產業資本對創新有著巨大的影響。比如,產業資本介入能幫助創新團隊,把前瞻技術和好的理念轉化為產品。如果沒有產業資本,這些團隊很難靠自身小本經營模式,以最快的速度搶占行業和市場先機;再比如,產業資本可以幫助企業做過濾,幫助其判斷創新的價值在哪里,這是有別于一般金融服務單純追求利潤最明顯之處;還有,產業資本還帶著大量資源。對企業來說,與其說是獲得金融支持,不如說是找到一個不錯的老師或者教練。對于資本來說,也不僅僅是早期投資,更像是孵化。所以我常說,創新中心的一個標配就是產業資本。”原誠寅說,他有一個感受,在實踐中推動產業資本,可以優化小微創新企業的生存環境:“和一些歐洲國家創新企業相比,我們的企業面臨較大的問題是生態鏈脆弱。不僅是錢從哪里來的問題,還有和大企業在應用方面合作時的賬期問題。如果小企業提供了服務,大企業付款太慢的話,這些小企業不一定能撐得過去。所以我認為,生態鏈金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另一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鑰匙。”

三箭齊發破僵局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研究員周健奇表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廣受關注。能否率先在中國破題,主要看政府能否出實招、出高招。

“《意見》問題導向的特征更明顯,讓人看過后就會有‘出臺文件就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印象。而且,抓的問題也更為精準,基本包括了當前金融體系服務民營企業的難處和不足之處。顯然,文件起草經過了充分調研,并回答了幾個關鍵問題。”周健奇這樣說。

在她看來,《意見》主要回答了三個問題。

首先是政府要做什么———政府要建立一個有利的宏觀政策環境,讓銀行的錢、股市的錢能夠流向民營企業。

其次是金融業該做什么——金融業要完善基礎設施,簡單而言就是缺什么補什么。現在最缺的是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之間的互相了解、金融機構之間的高效合作,所以要抓緊建信息平臺。既然銀行認為民營企業的信用度不夠,那么就補上專門為民營企業擔保的單位。銀行無法完全支持那些剛剛創立、需要大量資金研發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那就發揮好資本市場的優勢,把大門開得更大。

最后是民營企業該怎么辦——能夠從金融機構、從資本市場獲得資金支持的民營企業,應該都是比較好的企業。但還要看到,有大量民營企業因為經營困難或債務水平高而融不到錢。還有的民營企業有錢卻要不回來。怎么辦?對于前者,相關金融機構要積極處置;對于后者,欠款單位要積極清欠。當然,民營企業自身也要規范化,這是融資的大前提。

“另外,文件提的政策思路,有些觸及到了體制痛點,要真正落實到位,還需要后續跟進。”周健奇稱。

編輯:秦云

關鍵詞:金融 民企 小企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欧美高清专区vr专区 | 日本一本亚洲最大 | 中文乱码经典亚洲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亚洲夜夜精品一区二区在 | 亚洲综合另类在线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