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民進北京市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發展
隨著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城市副中心,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上來。
副中心建設包含方方面面,教育無疑是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建設與副中心地位匹配的教育體系?
早在2017年7月,民進北京市委就組織7家在京高校和科研機構,協同市區兩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就副中心教育發展現狀、問題、人口變化趨勢、教育發展需求與規劃建議等,開展了深入實地調研考察和座談研討。
為了做好副中心教育發展戰略與規劃,打造副中心教育高地,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這只無形大手“撥動”人口流動,穩定和吸引人才,不久前召開的北京市兩會上,民進北京市委提交《關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發展戰略與規劃的提案》,為副中心教育發展建言獻策。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副中心教育總體水平與全市平均水平差距較大,資源不足,特別是優質幼兒園、小學和初中資源數量少,分布不均衡。另一突出矛盾是,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高。再加上普通高校嚴重缺乏,職教薄弱,副中心教育發展整體狀況堪憂。”民進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龐麗娟表示。
目標要精準布局要科學
既然把副中心的教育發展作為一項戰略來謀劃,精準的目標定位和科學的布局就必不可少。
在民進北京市委看來,應分三個階段確立副中心教育規劃目標:第一階段,到2020年,高質量滿足教育需求,建成全國領先的智慧教育基礎設施;第二階段,到2025年,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試驗區初步形成,形成全國引領的“互聯網+教育”新范式;第三階段,到2035年,建成教育現代化、國家教育創新示范區,擁有大批全國示范、國際引領的一流基礎教育學校,擁有一支質優、全國示范的教師隊伍,建成世界一流的智慧教育體系。
同時,還應均衡布局優質教育資源,爭取到2020年,基本實現各組團優質中小幼各層次教育資源全覆蓋。
民進北京市委建議,以組團、家園為單元,分階段網格式配置優質資源,打造一刻鐘教育圈,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對行政辦公區及周邊區域,人口聚集、入學矛盾尖銳的老城區,基礎教育發展薄弱區和人口增長較快的城鄉結合部等三類區域,優先重點布局農村地區和副中心東部、南部小學、幼兒園和初中的規劃建設。強化政府對教育用地優先保障,特別是要在市級層面加強政策統籌安排,開展農村集體教育用地的國有化確權,服務未來學校建設用地的可持續性。
補最大缺口建一流隊伍
民進北京市委認為,推動副中心教育發展,應著力突破學前教育資源這一最大短板。
“要推進學前教育公益和普惠性發展,大力發展公辦園,并通過土地優惠、財稅優惠、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購買服務等支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同時,還要打破‘唯公辦’的傳統思維,樹立‘唯普惠’‘唯質量’的新觀念,將公辦性質園、普惠性民辦園納入財政支持保障范圍,新增編制面向各類普惠性幼兒園,率先構建公辦園、公辦性質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共榮互促的靈活、多元的辦園體制。”民進北京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也是民進北京市委關注的重點。他們建議優先保障各類普惠性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率先探索待遇隨崗不隨編、同崗同質同待遇,實現所有普惠性幼兒園在崗教師的同工同酬。
教師隊伍數量和質量的提升需求不僅表現在學前教育上,更體現在基礎教育階段。民進北京市委建議以非常規的思路與政策舉措,實施教師引聘、待遇、晉升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可以建立央地協同機制,委托北京師范大學支持建設現通州區教育研修中心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教師教育學院’,打造成一流的副中心教師培養培訓及研究基地。”上述負責人表示。
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各方活力
副中心教育的發展,需要各方的合力。
民進北京市委認為,可以創新建立對央市屬高校、各區教委、優質校支持副中心的捆綁式考核評價與激勵機制。在市級層面,建立“五定”“兩掛鉤”與“兩一體化”機制,即定任務、定標準、定指標、定要求、定時間;建立績效與財政獎勵相掛鉤、與評優評先教師職稱名額配置相掛鉤的激勵與約束機制。通過建立有硬約束的責任共擔和合作共贏機制,形成多方主體積極參與和切實支持副中心教育的強大合力和共建共享格局。
加強市級統籌,加大領導和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力度也是民進北京市委的思路之一。
他們建議在市級層面建立專門管理機構,加大對副中心教育的統籌領導力度;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政策集成、資金聚焦、資源整合的協同工作機制,打造學校規劃、布局、經費、用地、建設、教師隊伍配置與交流“六位一體化”管理體系;創新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帶動優質資源輻射落地副中心。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教育 民進 北京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