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陜西打好國企改革硬仗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陜西經濟進入新常態和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受產能過剩、需求低迷等因素影響,舊的發展動能明顯減弱,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等現象給企業發展帶來巨大影響。省國資委摸底后提出,通過兼并重組、債務重組或者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省國資委部署和啟動新一輪國企國資改革,恰好呼應了企業的要求。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省屬企業去產能、關閉僵尸企業、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覆蓋各個層級;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打破資源依賴、促企業轉型升級,通過“卸包袱”“換引擎”,重點難點問題取得重大突破,省屬企業盈利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抗市場風險能力得到明顯增強。當前,我省國企國資改革進入攻堅期,企業轉型升級處于關鍵期,省政府推出《陜西省深入實施國企國資改革攻堅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既繪就了下一階段改革的“施工圖”,同時也表示陜西省正在以更大力度、更大決心加快國企國資改革向縱深推進。
延長石油靖邊全球首套煤油氣資源綜合轉化項目。
改革平穩推進 紅利持續釋放
改革開放40年來,陜西省與全國同步經歷了4個階段的國企國資改革。第一階段從1978年到1992年,主要是推進機制創新,擴大企業自主經營權。第二階段從1993年到2002年,主要是推進制度創新,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第三階段從2003年到2012年,主要是推進體制創新,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始,國企國資改革進入第四階段,特點是全面改革、深度改革。5年來,省國資委扎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將國企國資改革融入陜西追趕超越目標之中,因企施策,迎難而上,國企國資改革取得了顯著成績。
陜西燃氣集團楊凌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調峰項目,在提高全省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截至2018年9月,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26144.2億元,排名全國第7位;所有者權益7997.9億元,排名全國第5位;實現營業收入8187.2億元,排名全國第5位;利潤總額297.8億元,排名全國第8位。
總體看,陜西國企國資發展呈現出3方面特征:
規模實力不斷壯大。省屬國有企業總資產已由2004年成立之初的1545.3億元增長至2017年年底的23865.3億元,增加22320億元,增長了14倍,年均增長23.2%;所有者權益由431.8億元增長至7096.4億元,增加6664.6億元,增長了15.4倍,年均增長24%;營業收入由693.5億元增長至10132.1億元,增加9438.6億元,增長了13.6倍,年均增長22.9%;延長石油集團和陜煤集團分列世界500強企業的第288位、第294位。
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利潤總額由2004年成立之初的46.1億元增長至2017年年底的331.8億元,增長了7.1倍;上繳稅費由79.2億元增長至724.3億元,增長了12.9倍。
轉型升級不斷加快。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建筑等優勢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電子信息、環保、醫藥等新興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延長石油集團天然氣產量提升到32億立方米,全球首個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成功投產,陜煤集團煤炭轉化率提升到21%,法士特集團重型汽車變速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連續13年位居世界第一,陜汽集團實現由重卡向中輕卡及新能源汽車轉變。
“1+18”為國企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支持國企國資改革工作。省政府專門成立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統領國企國資改革工作,從2016年開始,連續3年召開全省國企改革推進大會,高點謀劃、高位推動國企改革工作;落實國家“1+N”頂層設計,形成陜西省“1+18”政策文件體系,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完善省屬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等18個改革配套文件,為我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漢川高速公路。 本版照片由省國資委提供
堅持突出重點,注重試點先行。國企改革系統性強、涉及面廣,包含國企分類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強化國資監督管理、加強黨的領導等多方面內容。省國資委把試點破題、積累經驗作為基本改革方法,立足企業不同特點和改革不同階段,在18戶省屬企業及權屬企業開展了“六項改革”試點。陜投集團、有色集團、糧農集團、金控集團4戶企業主要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歸位或授權24項權利給企業董事會,集團職能優化和產業優化取得積極進展;在陜煤集團新型能源股份公司和北元化工、中陜核集團華浩軒公司、燃氣集團交通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等開展混改和員工持股試點,11戶企業試點任務全面完成;陜汽集團、秦風氣體2戶企業開展規范董事會建設試點,企業董事會結構優化和運作基礎工作完成;在陜國投、秦風氣體2戶企業開展董事會選聘經理層成員試點和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選聘的9名高管均已到位,已全面實施市場化薪酬。目前各項試點基本結束,正在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以試點引領帶動各項改革全面鋪開。
做好統籌規劃,分類專項推進。省國資委堅持把推進整體工作和開展專項工作相結合,每年按照省委年度改革要點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時間節點,壓實工作責任,對重點改革事項督落實、督進度、督成效,建立制度化、常態化督導機制。
“瘦身健體” 國有企業輕裝上陣
近兩年,省屬國有企業緊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提質增效。主要表現為去產能,退出煤炭產能1815萬噸、鋼鐵產能60萬噸;去杠桿,市場化債轉股落地490億元;去庫存,“兩金”占用總規模逐年下降,今年同比下降2.4%;降成本,成本費用利潤率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百元營業收入負擔成本費用97.1元,同比下降0.6元;補短板,省屬工業類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6%,高于全省1%的平均水平。
處僵治困,激發企業活力。全省累計處置僵尸企業70戶,占總戶數168戶的42%,處置資產總額47.85億元,清理負債40.31億元,妥善安置職工1008人。
壓減無效低效企業,提升企業發展質量。陜西省“壓減”工作開展以來,省國資委按照統一部署,先后出臺了《省國資委關于開展監管企業壓縮管理層級減少企業戶數工作的通知》和《省國資委關于完善“壓減”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力爭在2019年年底前將監管企業管理層級壓縮至三級,特殊企業層級可以放寬到第四級,總體法人戶數減少12%。全省累計減少法人186戶,減少各類管理費用2.12億元。延長石油集團油田公司采油廠總數由23個整合為13個,陜旅集團實行了“三級架構、兩級管理”運營模式。
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促企業輕裝上陣。陜西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涉及118.5萬戶,任務量全國居首,占總任務量的10%,是國家督辦的重點省份。截至10月底,全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已簽訂正式協議率100%,完成移交95.99%。近期分十組正在開展督查和驗收工作,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成省屬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和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明年起企業不再以任何方式為“三供一業”承擔相關費用。
繪就高質量發展藍圖
當前,陜西省國企國資改革進入攻堅期,企業轉型升級處于關鍵期。11月5日,省政府出臺了《陜西省深入實施國企國資改革攻堅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對下一階段國企國資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其核心是以更大力度、更大決心加快陜西省國企國資改革向縱深推進。概括起來主要是“一個目標、九大任務、五項措施”。
一個目標,通過深化改革,實現省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說就是要實現“結構優化、效益良好、創新驅動、充滿活力、綠色發展”。
九大任務,一是要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改變企業主業不突出,同質化嚴重問題。推進國有資本優化重組,集中資源做強做優主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80%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在特色優勢產業和新的支柱產業。二是要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堅持黨委領導,規范董事會建設,激發管理層經營活力,強化職工權益保障,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經營機制進一步健全。三是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著力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分層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省屬企業混改面從2017年年底的43.4%提高到60%以上,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從15戶提高到20戶。四是要推動企業創新發展,重點推動企業在技術、管理和商業模式方面的創新,新建國家級研發創新平臺5個、省級研發創新平臺10個以上,競爭類企業2018年技術投入比率達到全國國有企業平均值2.0%,2019年達到良好值2.5%,2020年達到優秀值3.5%。五是要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推行管理人員聘任制,實施勞動用工契約化管理,推進收入分配市場化改革,按照市場化導向,實現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此項工作2019年將全面啟動,2020年將改革到位。六是要加大企業人才培養,推進企業家隊伍專業化、年輕化,加強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七是要提質增效,推進“瘦身健體”,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降本增效,防控重大風險,省屬企業利潤總額年均增長20%左右,突破500億元,非銀行企業資產負債率控制在65%以下。八是要深化國資改革,出臺以管資本為主職能轉變方案,公布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切實維護國有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突出國有資本監管重點,推進服務式監管。九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確保黨統領改革發展全過程。
為推動《陜西省深入實施國企國資改革攻堅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順利實施,省國資委推出5項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形成部門協作工作合力;指導省屬國有企業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市場導向,高標準編制國企國資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企業深化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二是強化考核評價,對應各企業行動計劃,建立差異化考核指標體系,實施精準考核,將考核評價結果作為省屬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選拔任用、薪酬激勵、管理監督的重要依據。三是實施三項機制,始終把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融入企業各類人才選拔任用實踐的全過程,著力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懲戒慵懶的良好環境,激發企業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活力。四是強化追責問責,報請省委省政府出臺省屬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辦法,從集團管控、風險管理、購銷管理、工程承包建設、資金管理等10個方面進行追責問責。五是營造良好環境,積極發揮中央和省級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典型做法和有效經驗,積極營造有利于國企改革發展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記者 郭軍)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企業 改革 國資 億元 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