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100款App中47款隱私條款不達標 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信息安全技術 個人信息安全規范》明確了個人信息收集、保存、使用、共享的合規要求,為網絡運營者制定隱私政策及完善內控提供了指引。”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劉賢剛說。
他說,我們也呼吁一些互聯網企業,在收集和處理個人信息的過程中,繼續按照該標準的要求,不斷改善和提升產品和服務,最大程度地保護個人信息。
資料圖:用戶在用某款APP看視頻。中新網 程春雨 攝
中消協建議,一是加強隱私保護立法,提高立法立規的前瞻性,做好政策措施的落地工作;二是督促App開發管理者根據App的核心功能和擴展功能明示個人信息收集范圍、明示隱私條款,不采用默認勾選方式、不使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三是各應用商店要認真履行平臺審核責任;四是強化部門間的溝通合作,完善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的投訴舉報制度,嚴肅查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典型問題。
普通手機用戶該如何防范隱私泄露?中新網梳理了一些資料供參考。
一是盡量選擇知名APP商店下載應用軟件;二是下載后對APP做權限管理,一般情況下,關閉APP“資費相關”和“隱私相關”的大部分權限并不影響APP正常使用(某些APP需“定位”功能的除外);三是即便是無意將APP某個權限關閉,也不要擔心,比如提示無法進行視頻聊天等,使用時打開相關權限即可。(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app 隱私 條款 App中47款隱私條款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