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秋冬大氣污染治理目標明確:汾渭平原迎“冬考”
這樣的靶向思想也體現在措施的其他方面。針對汾渭平原焦化行業的特點,措施中特意辟出章節,要求實施焦化行業深度治理并給出了時間表。
比如“2018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精煤、焦炭等散狀物料儲存和輸送密閉改造;焦爐爐體安裝高清紅外視頻監控裝置,焦爐煙囪、裝煤地面站、推焦地面站、干法熄焦地面站等主要排放口安裝自動監控設施,并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網”等等,可謂細致入微。
治污需要各地落實責任強化監管
兩個4%的目標,看上去不算高,但汾渭平原今年剛剛被“劃重點”,治理底子薄,目標能否實現誰都沒有十足把握。
“欠賬太多,能力太弱”是環保工作者對這一區域的共識。工業污染源達標率低、“散亂污”眾多、城市基礎設施落后、監管能力薄弱、科技支撐不足,區域大氣環境治理面臨的壓力非常大。本報記者年初在對“2+26”城市的調研采訪中就曾發現,由于當時的監管力度、管理水平的差異,不少散亂污企業從“2+26”城市退守到了鄰近的汾渭平原區域。生態環境部大氣污染強化督查的每日報告,也印證了這個區域存在的諸多問題。
嚴格落實《行動方案》的各項措施,確保目標實現,讓區域收獲更多藍天,中央和地方勁都得往一處使。
以眾所關注的散煤治理為例,今年,中央財政將汾渭平原納入冬季清潔取暖補貼試點,期待是以此推動散煤用量的下降。
近年來,科技支撐在重點區域治霾過程中的作用凸顯,但汾渭平原地處中西部,除了西安這一省會城市,其他城市的污染源解析、治污措施的系統科學性遠跟不上治污需求。汲取“2+26”城市專家駐點的經驗,9月底,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啟動汾渭平原11城市2018—2019年秋冬季駐點跟蹤研究工作。
柴發合親自出任臨汾、呂梁、渭南三城市跟蹤研究工作組負責人。他透露,10月15日,駐點專家已經全部到位。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要求各攻關小組保證人力、時間、精力的投入,緊密圍繞駐點城市政府和人民群眾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需求,將跟蹤研究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出實效,為地方政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正如柴發合所言,“外腦”固然重要,但治污還要靠當地政府落實責任,狠抓監管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冬防”,汾渭平原各城市動手早、有章法,各地出臺的措施已先于《行動方案》實施,為兩個4%目標的順利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秋冬大氣污染 治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