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環保部督查組已發現各類涉氣環境問題3.6萬個
中新網2月27日電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7日表示,截至2018年2月底,環保部28個督查組對21萬個企業(點位)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各類涉氣環境問題3.6萬個,督辦突出問題2萬件;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納入應急預案的企業從9000多家增加到5萬多家,極大地減輕重污染天氣的影響。
環境保護部今日召開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去年,環保部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環保執法行動,雖然取得成效,但人們也擔心這種“運動式”執法能夠維持多久?如何才能建立環境執法長效機制?
劉友賓對此表示,大家非常關心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問題,什么是長效機制?最好的長效機制就是依法辦事。強化督查不是“運動式”,更不是“一陣風”,它本身就是長效機制的具體體現。
劉友賓介紹,2017年,環境保護部啟動了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強化督查工作。強化督查實施以來,建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6.2萬家“散亂污”企業、6.4萬臺燃煤鍋爐、8919家錯峰生產企業及清潔供暖改造等4本臺賬;截至2018年2月底,28個督查組對21萬個企業(點位)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各類涉氣環境問題3.6萬個,督辦突出問題2萬件;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納入應急預案的企業從9000多家增加到五萬多家,極大地減輕重污染天氣的影響,得到社會廣泛關注,也有效保障了《大氣十條》的圓滿收關。
劉友賓明確,強化督查是環境執法的有益探索和實踐。2015年1月1日實施的新環境保護法,被人們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社會各界對環保法的實施寄予厚望,希望環保法“長出鋼牙利齒”??梢哉f,強化督查正是新環保法長出的“鋼牙利齒”,新環保法賦予環境執法的權力和手段得到比較充分的運用,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對打擊違法排污、改善空氣質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劉友賓強調,強化督查至少有三個特點:一是突出執法重點。在區域上更加突出京津冀及周邊這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在時間段上更加聚焦于秋冬季這個特殊時段,在行業上更加聚焦涉氣的“散亂污”企業。
二是提高執法效率。通過異地執法,交叉執法,優化執法方式,調整執法策略,既讓環境執法人員互相學習,也有效破解了地方保護主義。強化督查使用網格化管理,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執法精準度。
三是切實傳導壓力。強化督查的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環環相扣,較真碰硬,咬定青山不放松,嚴肅責任追究,有效地震懾了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補充道,理論上說一個污染越嚴重、治理任務越重的地區越應該配置更多、水平更高的執法人員,應該用這種做法。目前,還不是根據質量改善要求和治理任務的繁重程度來配置執法人員,去年的強化督查,調集5600人是執法人員的優化配置,實際是就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劉炳江表示,打攻堅戰就要有一些創新,大家都知道扶貧攻堅戰有駐地工作隊,什么時候脫貧什么時候撤。6.2萬家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為什么長期得不到解決,5.6萬臺燃煤鍋爐為什么一直淘汰不了?環保部就是一竿子插到底,督促徹底清理干凈,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建立長效機制的探索??諝赓|量不改善,這種方式會成為一種常態。另外,環保部現在的做法不像以前大撒網執法,而是一年確定幾個重點任務,不干則已,一干就干到底。
劉炳江稱,“這一輪的污染是不是有所放松”,現在還沒看到數據。如果回顧過去的情況,每到季節交換的時候,都容易出現重污染過程。雖然說有的城市前5個月改善的很好,后面1個月不怎么改善也能完成既定目標。但中央布置了打贏藍天保衛戰,“2+26”城市又有空氣質量改善的新目標,如果現在放松,全年的目標可能就完不成。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督查 環境 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