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蘇州臺企智能工廠初展“容顏”

2018年11月02日 10:07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社南京11月1日電(記者劉巍巍)“通過采集溫度、電流、震動等資訊,實時偵測機器狀態,及時預測馬達異常,推送維修、更換零部件合理時機。”中達電子(江蘇)有限公司吳江IABG廠廠長余景豪介紹說,這是該廠“馬達智能醫生”的工作日常。

這家位于蘇州市吳江區的臺資企業今年進行了產線智能化改造。與三年前相比,工廠直接用工從42人減到5人,車間占地面積從300多平方米降至100多平方米,產能反而增長了40%。

在海內外產業發展新形勢下,作為蘇州市電子制造業中流砥柱的臺資企業紛紛運用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等新科技成果打造智能工廠,通過技術革新積累新的競爭優勢。

位于蘇州昆山的正新橡膠(中國)有限公司是兩岸知名的輪胎企業。2015年,正新橡膠自主開發第一條智能生產線,以信息化和自動化改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品質,降低勞動隱患。

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輪胎業中一些工序靠人工操作,產品質量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機器人的使用把員工從噪音大、溫度高、強度大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在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的“頭等艙”操作間內,操作人員坐在椅子上拼裝產品,一旁的自動傳送裝置順暢地把拼裝好的部件送走,并送來新的組裝材料。操作間上方,揚聲器中音樂緩緩流淌……

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振明說,運用自動化智能化系統輔助后,由以前6個效率參差不齊的操作工生產一個產品,轉變為1名高效率的操作工掌控6道工序,年生產效能提升30%以上。

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人數頂峰時超過1.4萬人。經過自動化和智能化升級后,公司2017年減少900多人,今年減少1300多人。

這些臺資企業的負責人均認為,智能工廠雖是應對近年招工難的有效途徑之一,但并非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要用新技術提升人的價值,實現人機協作。

蘇州是大陸臺企最密集、臺資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5月底,全市臺企總數達到11286家。蘇州市臺辦主任楊軍表示,該市將繼續激發臺企技術升級、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廣泛開展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新一輪技術改造,推進兩岸產業在更深層次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蘇州 臺企 工廠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婷婷丁香色五月 |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亚洲男女性爱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