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國辦發布基礎設施補短板指導意見 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2018年11月01日 10:4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中國政府網10月31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基礎設施供給質量,更好發揮有效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指導意見》提出,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圍繞打好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補齊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城鄉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等領域短板,加快推進已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

《指導意見》還提出,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項目建設。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補短板重大項目儲備,加快項目審核進度,積極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大對儲備項目的協調調度力度,加快推進前期工作,推動項目盡早開工建設。

此外,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根據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和地方政府投資能力,嚴格項目建設條件審核,合理安排工程項目建設,堅決避免盲目投資、重復建設。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管控好新增項目融資的金融“閘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指導意見》提出了10項配套政策措施,包括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保障在建項目順利實施,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加強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和項目管理;加大對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合理保障融資平臺公司正常融資需求;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盡快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引導社會力量增加學前教育、健康、養老等服務供給;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鼓勵地方依法合規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投入補短板重大項目;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嚴禁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

“值得注意的是,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并不是大水漫灌?!敝袊斦茖W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志剛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礎設施投資不是盲目擴大,而是以補短板為主要目標,補民生的短板和發展的短板,這些都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投入。

“在投入的同時,要控制好金融風險、債務風險,同時對一些項目的融資方式進行合規性審查,規避不規范融資帶來的各類風險?;A設施投資需要政府、市場共同發力,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政府可以創造更好的投資服務環境和有效的合作模式,形成有效的公私合作提供公共服務模式?!蓖踔緞傉f。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基礎設施 補短 投資 項目 領域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激情精品一区国产 | 自拍自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多 | 亚洲午夜福利久久 | 亚洲国产一级精品视频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