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安徽壽縣:塘畔小草成脫貧致富法寶
新華社合肥10月26日電(記者 吳慧珺)十月的皖西,火紅的柿子掛滿枝頭。位于皖西腹地的安徽壽縣,板橋鎮鄒祠村村民張士忠剛收完今年的席草,5畝地共收了15000斤。“按照2塊錢一斤算,每畝地毛收入6000塊錢。家里還有5畝晚稻,畝產800斤,每畝毛收入也有1200塊錢。”張士忠除了自己種植席草,還通過扶貧小額信貸購置了機器編制草席,他告訴記者,日子可比以前紅火了。
張士忠說的席草,俗稱燈芯草。多年以前,壽縣的老百姓怎么也沒想到,不起眼的小草竟然成了致富法寶。
1964年冬天,板橋鎮一名干部到浙江寧波出差,帶回一批本草草根到板橋試種。“當時大家都納悶,出去學習考察,帶回來一把草根要做什么?”壽縣板橋鎮黨委書記夏丁回憶道,沒想到這批草根在水源充足的安豐塘畔扎根之后,生命力強大。在板橋鎮,幾乎家家都種席草,但因為之前缺乏對草的精深加工,村民們的收入并不理想。
2014年以前,張士忠家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過去種草靠天種,缺乏種植技術,鄰里間種的多了,外地來收草的也壓價。”張士忠說,2014年以后,縣里開始重視席草種植技術推廣,開辦了席草種植技術培訓班,加上自己平時在田間地頭琢磨出來的技巧,“草種得一年比一年好,大家還經常來找我取經。”張士忠說。
為改進席草種植技術,提高產量,壽縣還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開展席草產業提升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據了解,該項目累計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5.32萬畝,平均畝增產320.82公斤。
如今的板橋鎮,輻射帶動周邊安豐塘鎮、迎河鎮等10余個鄉鎮種植席草,已是全國四大草席基地之一。張士忠成了個體草席編制戶,除了自己種植席草,也開始小規模收購。以板橋鎮為例,現有席草種植面積2萬畝,畝均席草收入5500元。已擁有個體席草編制戶近1700戶,擁有各種草制品編織機2300余臺,生產各類草席年創產值約6億元。
張士忠跟記者算起了自己的致富賬。自家的5臺機器,一年能編制2萬余張草席,年純收入10萬元左右。“咱們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爭取小康路上不掉隊。”他說。
在板橋鎮,席草成了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爭取脫貧致富的抓手。“席草產業帶動400余戶貧困戶脫貧,貧困戶通過自身產業發展有300余戶達到穩定脫貧。”夏丁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席草 壽縣 板橋 張士 士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