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多種精神疾病起病青春期且影響至成年后
中新網上海10月10日電(記者 陳靜)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記者10日獲悉,青春期是很多精神疾病的起病年齡。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著成年后的心理狀況。四分之三的精神疾病患者第一次出現精神癥狀就在青年時期。
但是,由于社會認知、政策、歧視、偏見等因素,青年人的精神健康問題并沒有引起家庭和社會的足夠重視,諱疾忌醫者并不少見,由此而引發的家庭悲劇和社會悲劇也屢見不鮮。
據悉, “世界精神衛生日”是由世界精神衛生聯盟(World Fedaration for Mental Health, WFMH)1992年發起,旨在提高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廣大群眾對精神衛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普及精神衛生知識和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世界精神衛生聯盟今年將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設定為“世界變革中青年人的精神健康”。
10日,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聯合舉辦了一場以“新生代、心健康”為主題的大型宣傳活動,希望喚起全社會對青年人群心理健康的關注。
統計數據表明,2015年,全球有多達10億兒童遭受身體、心理或性暴力;自殺是15至19歲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是15-29歲年輕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中國17歲以下的3.4億兒童和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情緒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困擾。
據介紹,青年人一直是精神衛生問題的高危人群和高發人群。 在當日舉行的大型宣傳活動上,記者了解到,青年人的精神健康問題不僅影響到青年人自身的健康、學業、社交能力和發展潛能,還會遷延至成年甚至終身,最終會影響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進程,給家庭、給社會帶來全面且深遠的影響。
當日,主辦方在此次活動中發出倡議:呼吁家長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要像關注軀體健康一樣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減少不良的家庭關系和養育方式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及時支持和協助孩子尋求專業幫助;呼吁學校提供支持性的學習環境、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學校欺凌與暴力、早期識別和干預心理問題;呼吁政府相關部門完善和落實相關政策和法律、完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青年人提供無縫、連續和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從多角度、多措施、多方位維護青年人的心理健康。
主辦方還呼吁青年人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心聲,積極照護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此外,主辦方還呼吁社會各界,關注精神衛生,消除歧視和偏見,形成尊重、理解、包容的社會環境,讓每一個有需要的人能夠自如地尋求專業心理幫助和支持。(完)
編輯:趙彥
關鍵詞:精神疾病 青春期 世界精神衛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