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何東濤:幫助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校長 何東濤
有調查發現,在影響學生自我調控學習的眾多因素中,學習策略、元認知水平、動機、自我效能四項因素與高中生學業成就和學業發展呈顯著相關。自我調控學習的校本實踐,特色是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學校教育如何對學生自我效能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教師的自我效能水平對學生影響非常大。那些相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有效教學的教師,會在課堂中建構一個促進學生真實學習發生的教學模式,并指導學生提高自我調控學習能力;而自我效能水平較低的教師,則常常依靠外部的誘導、消極的懲罰措施,或者依靠過度訓練大量“刷題”逼迫學生學習來提高成績。后者會經常面對混亂的學習環境,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降低自己對實現教育目標的期望,而后這種不良的情緒也會逐漸影響學生自我效能的正常發展,造成學生學習困難。隨著社會對教育的多元化新要求、數字化時代教學方式和課程模塊的革新、家庭生活的變化、教師權威性的降低,以及課程改革和招生方式的變化,都可能會降低教師對自我效能的自我知覺水平。作為學校管理者,要更加注重為教師提供提高自我效能的環境,通過各種學習培訓、參觀考察、制度建設、項目引領、強化教研、同伴互助等方式,提高教師特別是專業成熟的教師對新時代教育新要求的適應能力,形成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影響學生學業成就水平的首要因素是自我效能。學校可以通過學科課程的校本二次開發、校本作業、學習生涯設計等,有效提高全體學生的自我效能水平。對低學業成就學生,可以通過科學設計學習過程來提高自我效能感,具體方法包括:搭建“階梯”、降低難度或評價要求,使學生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識,再循序漸進地提供一些與學生進步速度相適應的有難度問題;進一步,指導學生模仿某種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學習;以幫助他們設置與自身水平相適應的學習目標、學會自我監控等方式來提高元認知水平。這種自我效能水平的提高又會促進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動機,提高他們學習時的努力程度。
信息化時代要求學生能應變社會的頻繁轉型,適應越來越復雜的職業角色,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因而對學生認知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終身學習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途徑。學生在校期間,就要培養“相信自己具有完成學習目標所要求的能力,相信自己對學習過程有充分的控制能力”,從而使他們在面對困難時仍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學習。終身學習者特別需要具備這樣的效能信念,學校教育能夠促進這些信念的確立。
過渡期對學生自我效能可能產生的影響,需引起學校的注意。在起始年級,學習內容、方式相對簡單化,學生因為年齡小而受到較多的細膩關注。到了高中特別是寄宿后,學生被分配到不同班級,處于相對陌生的伙伴群體中,而且學習方面與初中、小學相比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樣,升入高中后,學生就面臨著社交群體以及學習評價標準的變化等等問題,這些都要求學生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于是就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進入高年級學習階段,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的知覺反而呈現下降的趨勢。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學生 學習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