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院士坐鎮上海遠程指導 援滇“心·肝寶貝”創新精準扶貧模式
中新網上海9月10日電 (記者 陳靜)院士遠程坐鎮,資深專家現場主刀帶教——今年,上海援助云南貧困地區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和肝病患者的“心·肝寶貝”公益救助項目,開啟創新醫療精準扶貧模式。
10日,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遠程會診中心,兩臺高難度手術畫面正從云南昆明和大理實時傳送過來。大屏幕上,畫面一端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另一端的兩個手術室里是中山醫院先心病手術專家團隊和肝外科手術專家團隊與云南當地醫生們在遠程指導下進行手術。
院士們緊盯著屏幕,不時通過互聯網遠程視教系統,與主刀醫師用簡潔的專業術語進行溝通,不時提出指導意見。屏氣凝神的手術過程中,在場者時而可以聽到監護儀傳出的嘀嘀聲。
“心·肝寶貝”公益救助是復旦大學去年啟動的,推進對永平的定點扶貧項目之一,是“福平醫療救助基金”的首個救助項目,旨在為經濟困難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和肝病患者提供醫療救助。2018年“心·肝寶貝”公益救助活動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策劃主辦。今年,“心·肝寶貝”公益救助的覆蓋區域從永平縣擴展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全年將至少完成12例手術救助,其中10例先心病患兒童和2例肝病患者。
當天,中山醫院肝外科手術專家團隊遠程帶教了2臺高難度的肝腫瘤切除手術。其中一臺為難度極高的肝右葉巨塊肝癌切除手術。中山醫院先心病手術專家團隊共為7位先心病兒童進行了公益手術。
90余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當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之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陳灝珠教授表示:希望為西部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先心病和肝病患者提供最優的醫療救助,也希望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不要“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據悉,早在2007年,陳灝珠及其女兒陳蕓、夫人韓慧華捐贈人民幣100萬元設立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專項基金“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近年來,該基金的“生命之花”項目致力于推動云南貧困地區醫療水平的提升發展和疑難復雜疾病的救治。
在醫療精準扶貧中,“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制定了“先學、后教、再做”循序漸進的幫扶模式。“先學”即云南醫生分批來滬,在中山醫院接受針對性的進修和培訓。據統計,截至目前,來自云南的共151位心內科醫生完成了為期半個月的理論學習班,12位醫生完成了為期半年的心導管專項高級進修,目前仍有5位醫生仍在進行心導管專項高級進修。
“后教”即中山醫院的專家們通過遠程會診的方式,指導公益手術,現場則由中山專家團隊手把手帶教當地醫生;“再做”即在進修培訓和帶教學習的基礎上,真正實現“授人以漁”,當地醫生可以獨立開展一定難度的手術。
陳灝珠表示,“希望我們的扶貧項目能像人體的心臟,把帶著氧氣的血液輸送到人體各個角落,形成一個貧有所醫、醫有所長的正循環。”(完)
編輯:趙彥
關鍵詞:院士 遠程指導 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