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納米探針捕捉殘余腫瘤細胞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肖澤宇課題組在納米醫學領域知名期刊《美國化學學會納米材料》上在線發表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構建了基于縫隙增強拉曼探針的診療一體化系統,實現在術中高特異、高靈敏地檢測殘余微小腫瘤細胞,同時能發揮光熱治療作用清除殘余微小腫瘤細胞,以避免術后腫瘤的復發。
當前,手術切除仍然是最有效的腫瘤治療方法。然而,在許多侵襲性或轉移性癌癥中,腫瘤邊界分布不清晰,腫瘤生長浸潤周圍重要器官或神經結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也無法通過手術徹底清除腫瘤,以致留下殘余的微小腫瘤。這些殘留的微小腫瘤會引起致命性的腫瘤復發和轉移。因此,如何實現在術中檢測并根除這些殘余的微小腫瘤對癌癥的治療至關重要。
肖澤宇課題組等通過構建診療一體化的縫隙增強拉曼納米探針,實現術中高靈敏特異性的檢測并根除殘留微小病灶。該拉曼納米探針具有雙層核—殼金納米結構,雙層金內部縫隙連接處嵌入拉曼報告分子。這種納米結構在采用785納米激光時可產生高靈敏度、高特異性拉曼影像信號,用于微小腫瘤檢測,并在切換808納米激光時產生光熱消融的熱療效果,用于微小腫瘤清除。在原位前列腺轉移腫瘤模型中,該拉曼納米診療探針成功實現對于手術床周圍殘余微小腫瘤的精確成像以及徹底清除,且未損傷正常組織。研究結果顯示,基于該探針的拉曼影像介導下光熱清除的手術方案可防止術后腫瘤復發及轉移并顯著延長小鼠的生存期。這一研究拓展了拉曼影像用于診療一體化的活體生物醫學應用。(特約記者楊靜)
編輯:趙彥
關鍵詞:納米探針 捕捉殘余腫瘤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