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遼寧一民企從鈑金加工廠創新轉型為科技型企業

2018年08月23日 09:48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社大連8月21日電(記者郭翔)“我們為外企生產沖壓件等配套產品,在2010年時銷售額達到1400多萬元,今年可能不到400萬元,但企業的總銷售額接近2億元。”大連長之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健鈞說。

產業鏈低端、勞動密集型、產品附加值低……作為一家利潤不高的加工配套企業,夏健鈞最頭疼、最無奈的就是“大客戶”年年要求降價。

訂單降價與成本上升的雙重擠壓逼得這家民營企業必須作出抉擇,是在低端行業繼續掙扎還是通過產品研發大膽轉型。“2008年,中國商飛公司成立后,我們看到了中國航空產業的廣闊前景,下定決心轉型研發生產航空零部件。”夏健鈞說,這看起來是個遙遠的夢,但自己相信轉型與創新就需要夢想和十年磨一劍的努力。

航空卡箍,一個飛機上不起眼的零部件,卻有很高的工藝要求。盡管有生產地面產品卡箍的成熟經驗,但“飛上天”的一步跨越讓這家民企整整探索了3年時間。從2009年開始研發到2011年通過產品鑒定,航空卡箍產品在2012年第一年“闖市場”就實現銷售額1300萬元,一年幾乎追平原來低端沖壓件配套產品通過10多年發展才達到的銷售額。

一炮而紅的航空卡箍產品去年銷售額已占到該公司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我們的航空卡箍產品現在進入了國內全部飛機和航空發動機的主機廠,市場占有率領先。”夏健鈞說,在產品創新基礎上的轉型升級,才是企業最大的競爭優勢,“一個看似簡單的航空卡箍產品,就有公司自主研發的5項專利技術。”

280名員工中科研人員達到35人,年科研投入占總產值8%以上,自主創新讓長之琳公司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廣闊。夏健鈞說,航空零部件產品是冷門、小眾產品,因此必須心無旁騖地走“專精尖”路線,有一種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

從依靠代工生存的鈑金加工小工廠到自主創新的科技型企業,長之琳公司逐步在國內航空零部件領域站穩腳跟。“去年首飛的國產大飛機C919的APU倉后防火墻隔熱毯也是我們研發的產品。”在夏健鈞看來,從航空卡箍到隔熱毯,企業自主創新和轉型發展歸根結底離不開國家航空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離不開這個偉大的時代。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產品 航空 創新 轉型 企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一国产 | 天天看在线视频国产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 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