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服務機器人正處于高速裂變期
不久前,國內第一個獲得“中國機器人認證”的服務機器人廠商上海棠寶深陷倒閉風波,創始人王明高負債出逃。這一事件是否折射出目前服務機器人行業的現狀?服務機器人如何發展才不會淪為“大玩具”,解決行業中的痛點和難點?正值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記者采訪了中關村雙創服務機器人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北京康力優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劉雪楠。
同電腦、手機一樣,將成家庭標配
“在某一行業里,企業和人一樣,存在生老病死現象。我認為棠寶是相對小概率事件,它的倒閉一定有綜合原因,但不能代表整個行業發展情況。相反,服務機器人正處于高速裂變發展時期,類似于上世紀末‘大哥大’手機快要結束,馬上要進入數字手機及智能手機的階段。”劉雪楠指出。
業內已達成共識,認為服務機器人是通用性很強的產品,未來有可能像PC、家電、智能手機一樣成為家庭的標準配置,在解放人的生產力、解決老齡化問題等方面市場巨大,其潛力大于工業機器人,中長期看不到行業天花板。
這個市場有多大?“光是它的硬件市場容量就相當于‘電腦市場+汽車市場’的總和。即使目前已有很多投資參與其中,和未來的產業發展規模相比,也僅僅是一個開始。”劉雪楠說。
近日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預計,2018年—2020年在全球銷量中,家用機器人將高達3240萬臺,娛樂、休閑機器人達1050萬臺,專業服務機器人會增加到1210萬臺。到2020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年銷售額估計將超過300億元。
AI模塊是核心競爭力
在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的機器人博覽會展廳,記者看到服務機器人比往年在“技能”上有所拓展,正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掃地、沖奶茶、調酒、鑒定珠寶、醫護、陪伴孩子等,但是,多數機器人仍存在同質化、功能性單一、體大、動作遲緩、交互性不暢等問題,特別是智能化程度尚屬初級水平。
因此,如何讓服務機器人更加智能化是考驗企業的難題,也是制約其商用化的最大痛點和難點。
業內專家認為,從本質上來看,服務機器人等于“人工智能+電子制造+機械制造”,就核心價值而言,相比關鍵零部件、機械運動模塊和操作系統,人工智能模塊是核心競爭力中的核心,也是目前學術研究和初創公司搶占的熱點。
然而,人工智能和語音識別技術發展較晚,積淀還不夠深厚,加之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大、周期長,這就需要國內服務機器人企業在研究上下功夫,提高技術含量,讓產品真正落地。其實從整體上看,國內較國外差距并不明顯,甚至在個別領域還具備領先優勢,我國有望追趕并超越國外。
應用場景生態化是產業發展拐點
《2018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服務機器人局限于單一場景、單一任務,與人們期望的能夠執行通用復雜任務的“智慧管家”服務機器人存在不小差距,這也將是未來市場增長的突破口。那么,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拐點在哪?
劉雪楠說:“過去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更多是在實驗室里,今后它的場景應用會進一步拓展。真正產業級的裂變來源于場景應用,就像電腦市場真正爆發時,是因互聯網的場景應用,其過程將有很多失敗案例,但會助推機器人產業化的技術真正落地。”
劉雪楠強調,目前機器人場景化應用的智能生態正在形成優勢,因為機器人就像一個打工者,深入到不同的領域,如銀行、展館、養老、醫療、教學等。那么,不同的應用會反向讓人工智能呈現多向性發展,AI從單一領域向不同領域疊加與互通之后,將使機器人變得更“智慧化”。如此,場景應用生態化將孕育裂變效應。
“對此,在總體架構設計中,可借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模式。康力優藍的解決方案是,在硬件架構里,分區塊地布局功能,讓每一個單獨區塊都可以獨立運行,這樣使機器人在服務不同場景時,有足夠的運算能力和存儲空間,而且便于二次升級,不至于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劉雪楠建議。(記者 華 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機器人 服務 場景 裂變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