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麗江: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
奔流不息的金沙江、瀾滄江與怒江,從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并流,形成了著名的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奇觀。其中,金沙江在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的石鼓鎮,來了一個“U”字形的大轉彎,造就了世界著名的自然奇觀——“萬里長江第一灣”。
在石鼓逶迤的江岸上,如同飄帶般的柳林,隨風搖曳的柳條,把江灣打扮得婀娜多姿。
“這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沿岸群眾自發種植形成的一道靚麗風景。”石鼓鎮鎮長和庭彥介紹,過去遇到江水上漲,江邊的農田就會被淹沒,沿岸群眾為了防風擋水,在江邊壘起江堤,種植柳樹,形成了“楊柳兩行綠、水天一色清”的美麗畫卷。
“萬里長江第一灣”的柳林,分布在巨甸、黎明、石鼓、龍蟠等金沙江沿線地勢相對平緩地帶,斷斷續續約有100公里長。
在“萬里長江第一灣”,坐落著一個古老的納西族小鎮,這是進入“三江并流”老君山片區的咽喉。相傳在明代嘉靖年間,當時的土司木高為了紀念兩次征戰所取得的勝利,用白色大理石打造了一面直徑為1.5米、厚度為0.5米的石鼓,并豎立在一座亭子里。從此,這個小鎮也就命名為“石鼓”。
在“萬里長江第一灣”,還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紅軍長征紀念碑。1936年4月25日,由賀龍、任弼時等率領的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的1.8萬多名紅軍,就是在這里渡江北上,奔赴抗日前線。
石鼓林工站站長、納西族漢子和朝明,帶領石鼓專業撲火隊隊員多年堅持種植柳樹。2014年,玉龍縣林業局在石鼓鎮組建了一支由20人組成的專業撲火隊,并由林工站代表縣林業局負責管理以后,和朝明就帶領這個特殊的團隊,冬季開展森林防火,開春時種植柳樹。到目前,他們已累計在新華、格子等地種下了2.6萬多棵柳樹。
綠色是“三江并流”麗江的底色,生態是“三江并流”麗江的本色。保護金沙江、綠染“萬里長江第一灣”,是麗江市各族干部群眾不斷樹立和強化綠色發展理念,自覺推進“三江并流”生態環境大保護、大優化、大發展的一個縮影。
長期以來,麗江市堅持把保護“三江并流”生態環境,建設金沙江綠色生態走廊作為底線任務,在長江上游擦亮了“三江并流”這顆綠色明珠,構筑起金沙江這道綠色屏障。目前,全市已建成生態產業基地面積473.4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988年的39%提高到了現在的68.48%。
地處“三江并流”老君山片區腹地的魯甸鄉,過去是有名的“木材之鄉”。天然林全面禁伐以后,當年的“砍樹人”“木材老板”紛紛放下斧鋸,轉型探索發展中藥材產業,實現了“砍樹人”“木材老板”向“種藥人”“藥材老板”的華麗轉身。
“全鄉12萬畝土地,有一半以上種植中藥材。”魯甸鄉黨委書記余永康介紹,現在的魯甸鄉,已從過去的“木材之鄉”變成了“藥材之鄉”“藥材強鄉”。去年,全鄉實現藥材交易收入3億元。
驅車從黎明鄉政府出發,沿美樂河溯流而上向“三江并流”深處的美樂村進發,路旁,村民種植的核桃樹上青果滿枝。美樂村是一個只有520多戶人家2000多人的傈僳山寨,目前,全村已種植核桃2萬多畝,人均擁有核桃樹超過200棵。
在“三江并流”老君山片區九十九龍潭,一個場景令人欣喜:12.5平方公里的景區內,看不到一個礦泉水瓶、一個塑料袋等垃圾,整個景區完整地保存著原始的生態植被景觀。國內外的環保專家到這里考察后,下了這樣一個結論:“老君山的保護,在中國還未見過,在國外也算得上是首例。”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深入人心,“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正在成為“三江并流”地區各族干部群眾的共識和奮斗方向。“抓生態就是抓旅游,抓環保就是抓民生,抓綠水青山就是抓金山銀山,抓金沙江生態保護修復就是抓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源。”麗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麗江打造成為具有“麗江韻味”的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知名產地、世界一流“綠色食品”集中展示地、世界一流“綠色食品和健康生活”深度融合區,讓麗江更加富饒、美麗。
記者 李秀春 和茜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綠色 三江并流 麗江 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