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寄送錄取通知書,隱私安全不容忽視
各大高校紛紛開始發放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各省各批次的高考錄取通知書也將陸續寄出。考入心儀的學校本是值得高興的事,然而近日,不少考生向南都記者反映了他們的憂慮:錄取通知書快遞面單上清楚地印著姓名、電話、錄取學校等信息,很怕遭遇個人信息泄露。(7月11日《南國都市報》)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2016年的“徐玉玉電信詐騙案”。一位本來有著大好未來的年輕女孩,因遭遇電信詐騙,而走向絕路,其中“個人信息泄露”是一個重要原因。考生擔心個人信息泄露,不是杞人憂天,關愛考生權益,從為錄取通知書“穿衣”做起。
現今,有不少錄取通知書是經由中國郵政EMS寄送的,相對于民營快遞,也許較為安全和迅速。可近年來,快遞人員販賣用戶信息的現象比比皆是。高校錄取通知書在配送過程中,也經由多人之手,若哪一個環節成為不法分子竊取考生信息的突破口,對學生安全來說,必然造成難以忽視的隱憂。
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翻新,詐騙分子的詐騙思路已由過去的“廣撒網多捕魚”到現在的“精準施騙”,獲得一份詳實的考生信息,就能展開點對點的詐騙攻擊。有調查顯示,近五年來,僅北京地區,涉高招詐騙總案值超4000萬元。而在獵網平臺發布《2017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中,00后受害者占比從2016年的3.0%增長到如今的8.4%,社會經驗少、自我保護意識弱的00后逐漸成為騙子們的行騙目標。
對于如何隱藏考生信息,不同的院校和部門也有自己的考慮。有人說,采用“隱私面單”雖然是一類相對安全的方式,可技術開發成本、運營使用成本、偏遠地區投遞的局限性等等因素,也形成了一個個難以突破的矛盾。誠然,隱藏錄取通知書上的考生信息,固然需要一定的成本,可保護考生安全不容有失,推廣多樣化的錄取通知書傳遞方式還是有必要的。
事實上,在數年前,就有地區推廣“微信查詢錄取通知書的投遞情況”的服務功能,眼下若能于錄取通知書結合,隱藏部分投遞信息,也能形成一個安全管理的閉環。換個角度看,隱藏考生信息不該是快遞機構“一個人的包袱”,招生院校、教育部門、網絡企業等等的有效介入,才能緩解個人信息泄露風險,而其中關鍵在于多機構間如何“達成共識”,共同承擔這份社會責任。
隨著“個人信息安全意識”的崛起,快遞面單上敞開的錄取信息,對考生來說,也會造成不好的入學體驗。在相應安全技術和規范未到位的情況下,在報考院校之時,給予考生選擇快遞企業、寄送方式、隱藏面單使用的選擇權,也是能緩解隱私泄露焦慮的一種思路,其中也能考驗一所學校“是否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錄取 通知書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