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王建國:扎根中國建特色一流大學
作者:四川大學黨委書記 王建國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高校要牢牢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抓好“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三項基礎性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們要在國家發展進程中辦好高等教育,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在體現中國特色上下功夫。具體來說,要認真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于辦學治校各個方面,貫穿在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進程之中,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始終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具體而言,就是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學校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面加強各級黨組織建設,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宣傳黨的主張、團結動員師生、推動一流大學建設的堅強戰斗堡壘。以優良的黨風和干部作風正校風帶教風促學風,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校園政治生態和良好育人環境,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堅強保證。
二是堅持立德樹人,始終成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立德樹人,立什么“德”?這是高校首先要解決的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和核心問題。
立德樹人,教師是關鍵。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要從大學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更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出發,構建適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的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三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鮮亮底色,始終成為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重要陣地。中國高等教育的成功歷史經驗證明,高校的創辦、發展、改革和創新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高校是知識與文化的集散地,更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要把能否把牢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作為衡量高校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的重要標尺。
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引領指導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思考“辦什么樣的大學,如何辦大學”,不斷把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事業推向前進。
四是落實“四個服務”,始終與國家發展同向同行。大學的使命追求,解決的是大學“為誰服務”的問題。世界大學發展史表明,國家發展與大學發展相輔相成,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創辦大學、來培養人才。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四個服務”既是我們扎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發展之路所面臨的客觀現實。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的歷史方位決定了高等教育新的歷史使命。一方面,高校必須始終扎根于中國的土地,繼承中國教育的優良傳統,適應中國社會的需要,借鑒世界高等教育的有益經驗,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扎實辦好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大學 一流 中國 世界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