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制度 助力綠水青山 轉化為金山銀山

2018年06月28日 09:51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28日電  2012年,為落實中央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國家質檢總局啟動了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制度,并和國際生態標簽制度對接,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喚醒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踐行綠色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助推生態精準扶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截止目前,全國共保護生態原產地產品751項,涉及農產品、食品、中藥材、手工產品、輕紡服裝、工業產品、服務產品等大類,總產值達6758億元人民幣,保護前后產值平均增幅達35%,指導地方政府

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制度是配合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全面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具體措施。在原產地名稱產品的基礎上打造生態產品品牌形象,以生態產品的市場消費需求為切入點,引導消費者綠色消費,喚醒企業生態保護意識,防止生態污染或破壞環境行為,有效推動了各地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當前利用知識產權抓好生態產品、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手段。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制度作為一項激勵制度設計,倡導依靠以新科學、新技術為手段實現綠色環保、低碳節能、資源節約的要求,鼓勵在建立經濟循環模式時采用新材料、新技術,強調科技創新對產品質量提升和環境績效的貢獻,從而推動產品創新、產業進步和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

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制度自實施以來,得到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學術界、生產企業、消費者的支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中明確要求“開展林下經濟產品生態原產地保護工作”,《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中要求“加大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定工作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林業局關于印發長白山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2015-2024年)的通知》中要求“積極推動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打造原生態的綠色有機食品原產地。” 截至2017年,北京、廣西、海南、四川、河南、河北等6個省市,50多個市縣先后發布了支持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獎勵措施文件,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和年度工作考核體系。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率先在全國將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制度列為新型特色知識產權,先后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知識產權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區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將生態原產地保護工作作為建設革命老區知識產權特色區工作的重要內容,要求加強對全區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生態原產地品牌培育工作的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并將生態原產地產品納入科技進步獎授獎范疇。截至2017年底,廣西獲生態原產地保護的產品已達35個,涉及制造業、養殖業、種植業、手工業等多個產業,有效促進了“生態廣西”建設。

在推進貧困地區生態優勢轉化成產業發展后發優勢方面,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精準扶貧的有機結合。幫扶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的優勢特色產品打造生態原產地產品品牌,延長扶貧產業鏈,實現了“造血式扶貧”,為我國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目前生態原產地產品已覆蓋全國52個貧困縣,帶動貧困縣農村就業人口約87萬人,實現脫貧約24萬人。蘭考縣泡桐及其制品于2014年獲得保護后,成為蘭考招商引資的特色。目前蘭考已發展泡桐制品加工企業600多家,從業人員7萬余人,形成了年產值200億元的產業集群,實現生態原產地產業精準扶貧。廣西融水縣建成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地區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通過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內的品牌運營與推廣,帶動1.72萬人脫貧。

按照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建立最嚴格的、覆蓋監管全過程的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初步建立了生態原產地保護溯源管理體系,積極打造“生態原產地+互聯網”新模式,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防偽溯源標簽等技術,對生態原產地產品實施產地溯源管理,破解生態產品銷售瓶頸。自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官網開通以來,已接受并回應了消費者580萬余次的查詢,樹立起消費者對我國優質生態產品的消費信心。

為推動生態保護產品跨越國際綠色貿易壁,積極借助多層次國際論壇成功擴大我國生態原產地產品的國際影響力,助力我國產品打破綠色壁壘進入國際市場。如重慶潼南檸檬獲保護后實現首次出口,目前產品已出口至新西蘭、俄羅斯等28個國家或地區。河南固始柳編憑借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標志突破FSC(歐盟森林管理委員會)森林認證貿易壁壘,得到了世界市場的廣泛認可,現已出口至80多個國家,2017年出口貨值4.62億元。伊利集團旗下新西蘭乳業產品順利通過生態原產地產品第三方評定,并已預定進口博覽會展館,落實“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消費多元化需求,展示中國加強對國外生態原產地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國家進口國際博覽會。

生態原產地產品是典型的標識性知識產權,它與原產地地理標志均脫胎于原產地名稱,二者的側重點和功能性各有差異,在國際上是兩種并行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質檢總局在原產地名稱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加工提煉,借鑒了國際上40多個主要國家對生態標簽的經驗,創新提出了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制度,明確提出在產品生命周期中應符合綠色環保、低碳節能、資源節約等要求,保護范圍包括農產品、食品和工業品及服務產品等。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制度結合國際知識產權通行做法,依照我國現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理念和要求,體現出專有性、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并由政府部門的公信力進行背書,符合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各項要求,體現出與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一致性。

生態環境是產品保護的前置因素、前提條件,一旦特定地域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該地域內本應具有的特定自然因素將直接受到負面影響,其產品也就不再具有給予特別保護的必要。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既有利于對特定生態環境的保護,又有利于保持特定自然品牌的維持,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動中國生態產品品牌國際化,從而推動地域產品品牌的長久發展。更好地服務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生態產業發展和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馬崧原)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生態 產品 原產地 保護 地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在线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 一级按摩a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成V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