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常修澤: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 常修澤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習近平同志指出:“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回顧我國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也當秉持這樣的態度。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推動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生產力看,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從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日漸成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穩步推進。從中國人民的面貌看,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充分顯示了13億多中國人民作為國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動歷史前進的強大力量。從大國擔當看,我國連續數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了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這些偉大成就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也要看到,雖然40年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凸顯出來,需要下大決心、花大氣力加以破解。因此,今天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歷程,我們為成功而歡欣鼓舞,但絕不能躺在功勞簿上驕傲自滿,更不能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要在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中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偉大事業。
回顧歷史,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始于1978年的改革開放,是中國也是當代人類社會變革史上的一個創舉;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國情和實際出發對人類更好社會制度進行的不懈探索;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只有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道路,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終才能走得通、走得好。回顧改革開放歷史,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態度,發揚實事求是精神,全面理性地總結歷史經驗,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回顧歷史,是為了把握歷史規律。習近平同志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引用了中國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天論》中的名言:“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此處講的“常”,就是客觀規律。如能順應規律治理國家和社會,其結果必然吉祥。我國改革開放之所以“大吉”,基本的一條就是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這里有“常”(規律)可循。回顧改革開放歷史,就要從改革開放40年豐富多彩的實踐素材中科學把握歷史規律,深刻認識到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回顧歷史,是為了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變革創新、開拓前進,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淮南子·汜論訓》在論及變革時寫道:“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俗”。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當今世界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背景下,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尤其需要繼續改革創新、開拓前進。要通過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把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改革開放 開拓前進 力量 歷史 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