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魏際剛:智慧物流推動中國物流革命
編者按:物流是連接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網絡體系,在現代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智慧物流的建設,已成為推動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引擎。物流行業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物流業的新時代,或將由智慧物流引領開啟。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魏際剛表示,未來,智慧物流會加速中國物流業現代化進程,推動中國物流業革命。
國研網:近些年中國智慧物流發展步伐加快,目前的發展呈現什么特點?
魏際剛:智慧物流的本質,是對物流資源、要素與服務的信息化、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并通過數據的連接、流動、應用與優化組合,實現物流資源與要素的高效配置,促進物流服務提質增效、物流與互聯網、相關產業的良性互動。智慧物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二是互聯網思維、平臺思維(開放、共享、共贏)、創新思維;三是多方面連接(市場主體連接、信息連接、設施連接、供需對接等)、多方位集成;四是跨界融合;五是數據和數字化基礎設施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大數據為物流全鏈條、供應鏈賦能,成為物流企業新競爭力的關鍵來源;六是自動化、信息化、可視化、智能化程度較快提升;七是基于“互聯網+”與“物流+”的生態相互融合,電子商務與物流互動互促發展;八是新分工體系,大規模社會協同。
國研網:智慧物流對中國物流業帶來哪些重大影響?
魏際剛:一是智慧物流使得物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關聯性、滲透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使得物流業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引領性地位進一步凸顯。
二是智慧物流推動著物流體系快速完善,物流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為適應與滿足電子商務個性化、碎片化、多樣化、分布式、高時效、經濟性、隨時性、高品質等需求,三四線城市、縣鄉、偏遠地區、城市社區、生鮮冷鏈的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倉儲體系、快遞體系、配送體系、冷鏈設施、終端服務網點等得以加快形成,物流服務體系的植根性、縱深性大大加強。
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生鮮冷鏈電商物流體系、西部地區物流體系得到較大發展。多家電商、快遞、零擔企業依托縣級網點布局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市場建設,完善農村配送和綜合服務網絡。
跨境電子商務推動著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高速發展,海外倉加快了布局步伐。
物流大數據平臺、物流云、物流APP、智能物流終端等數字化物流基礎設施與自動化、智能化的實體物流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有力地支撐了中國的生產方式、流通方式和消費方式變革。
三是物流發展方式和商業模式發生重大轉型,效率驅動、數字驅動、體驗驅動、消費者驅動更加明顯,物流企業通過技術的快速進步、服務的快速迭代,使得其市場競爭力極大提升,智慧物流使得物流服務模式發生了變化,組織化集約化品質化程度較大提高,供需匹配程度大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大大提升。“大數據”“互聯網+”國家戰略推動和“物聯網”技術應用加快發展的大背景下,智能交通、智慧倉儲快速發展。“物聯網”促進交通運輸、倉儲設施設備互聯互通。
四是物流結構發生明顯優化,傳統物流業受到巨大沖擊,物流業的解構與重構正在深入推進,物流鏈條的裂變、跨界融合、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新服務快速涌現,新業態在物流業中的比重持續上升。
五是物流與互聯網、相關產業融合,互聯網、數字技術在催生物流新業態、推動快遞、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高速發展與升級的同時,自身也應物流的高效支撐實現了快速發展。
智慧物流使得互聯網、物流與農業、制造業、商貿流通的關系更加密切,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了全社會的供應鏈體系。
六是推動物流業降本、提質、增效。在智慧物流的推動下,物流服務整體速度、服務質量、差異化、個性化服務水平、農村服務、國際化服務等有較大提升。全社會物流成本與信息對稱性成反比,隨著智慧物流的深入推進,全社會物流資源得以更大范圍的優化。
七是智慧物流重塑物流市場主體。許多不是傳統意義的物流業者成為物流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如平臺型企業,數據型企業等,他們通過整合社會資源或為物流鏈賦能,成功地推動著物流業升級和物流市場格局的變動。
國研網:中國智慧物流發展水平如何?
魏際剛:智慧物流通過對物流要素、資源與市場的重新組合、高效對接、消除信息不對稱、完善物流體系、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等,正在推動中國的物流革命,推動著中國物流業服務水平的躍升,推動中國物流業鏈條的裂變,推動著物流格局的深刻分化與戰略性重組。
一是,電子商務物流、同城快遞、同城配送、智能末端服務的時效性、相關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中國巨大的電子商務需求激發下,在電子面單、多級地址庫、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算法、云平臺、大數據分單路由、物流預警雷達、智能調度等技術支撐下,商業模式不斷創新,加上中國龐大的快遞員、配送員隊伍(中國特有的比較優勢),使得快遞、配送、城際貨運、同城貨運、農村電商物流等向著高效化、精準化、可視化、共享化邁進,物流運營與服務的個性化、差異化、標準化、共享化的水平大大提升,發貨速度顯著提升,大數據智能分單、分倉,庫存前置,末端配送,及時送達、定時送達、限時送達等服務越來越普及,差錯率越來越少,消費者體驗不斷得到提升。例如,2017年雙11完成1億包裹簽收時間為2.8天,比2016年的3.5天有所提前,時效比2013年提升3倍有余。快遞公司啟用大數據路由分單后,分單的速度提升了2-3秒/單,倉庫分揀效率提高50%以上。
二是,農村電子商務物流、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社會協同貨運、生鮮冷鏈物流等有了很大發展。
隨著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快遞進村步伐加快,物流服務農村水平大大提升,農村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智慧跨境物流,使得物流服務國際貿易水平大大提升,國內已經有物流企業提出72小時通達世界的戰略目標,跨境物流日趨陽光化。
自動化技術、人工智能正加快應用,物流服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
三是,物流安全化與綠色化水平有較大提升。差錯率、貨損率、事故率有較大下降,物流的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物流的環境代價進一步降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物流 智慧 推動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