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韓亞品:在開放合作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
作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 韓亞品
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1至4月,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值14478.9億元,累計較去年同期增長12.9%;今年1至4月,進口高新技術產品總值203215.1億元,累計較去年同期增長25.3%。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增幅差異較大。2017年,美國、日本和德國在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公開量分別為4.93萬件、1.43萬件和0.92萬件,分別是中國的8.8倍、2.6倍和1.6倍。這些數據說明,與世界主要貿易強國相比,我國仍存在明顯差距,在高端產品領域內,中國市場正面臨著自主創新在進出口兩方面帶來的沖擊。
自主創新與擴大開放是相輔相成的,對外開放對自主創新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我國只有堅持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增強自主研發實力,擁有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才能順利實現由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的轉變。
以開放合作促自主創新
擴大開放推動自由貿易的發展,有助于整合各種資源,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在開放合作中實現更高層次的自主創新。
一是加快開放式創新,借助“外腦”提高創新效率。當前,我國企業的創新模式正在逐漸從封閉式創新走向開放式創新。應加快利用各種創新要素的互動、整合與協同作用,加強自主研發能力。
二是加快企業價值鏈升級,提高綜合競爭力。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利用壟斷地位獲取高額利潤,而沒有核心技術只能處于價值鏈的低端。長期依賴外國,會使我國企業錯失自主研發的時機,唯有自主創新打破這種依賴,才能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參與到全球價值鏈中,企業的競爭力由整個價值鏈的綜合競爭力決定。
三是構建全球創新網絡,推動全球范圍內的開放式創新和價值鏈升級。全球創新網絡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合作伙伴,重點關注資源的使用權,將其視為不受空間限制的動態資源。參與到全球創新網絡中,開放程度更高,組織方式更為松散,有助于高效整合行業內外創新資源,從而滿足我國的創新需求。
加快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貿易開放程度越高,通過投資和貿易所產生的技術溢出效應就越多。我國應積極融入和主動布局全球創新網絡,以此為理念擴大對外開放。
首先,要推進對外經濟體制改革。第一,建立對創新要素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環境。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以改革優化環境。努力改善投資環境。放寬市場準入,推進投資便利化,與國際經貿規則對接。第二,建立有利于對外投資的體制機制。一方面,加強對外投資保護。為企業對外投資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環境,保護企業對外投資的合法權益,并加強對外投資監管,提高對外投資水平。另一方面,加快改革對外投資的審批機制,放松管制,改善法律、信息、保險等服務。第三,加快推進外貿體制改革。遵守世界貿易規則,推動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擴大同各國各地區利益匯合點,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大力推動自貿區和自貿港建設。第四,提高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能力,增強國際經貿規則制訂和議題設定的能力,同時,反對貿易任何一方濫用規則,推動建立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國際經貿規則,激勵創新行為,促進合作共贏,在全球創新共同體中發揮應有作用。
其次,完善開放式創新的政策環境。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外企業都存在知識產權依法保護問題。要充分發揮法律威懾作用,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出臺鼓勵契約精神的相關政策,提高貿易雙方之間的信任度,建立良好的商業文明環境,降低交易成本,推動市場創新。二是完善擴大進口政策。完善進口財稅、便利化等相關政策。進一步降低關稅,優化進口結構,完善進口管理和服務。同時,擴大重要產品進口,如高新技術產品和重要資源性產品等。另外,擴大消費品進口,深化流通體制改革,促進境外消費回流及與民族品牌的合作。三是注重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增強對優秀創新人才的吸引力,消除制約科研人才流動的政策障礙。四是促進產學研結合。通過加強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創新服務平臺,建立開放和公平競爭的創新政策體系。
再次,要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一方面,強化市場機制作用。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推動創新要素市場化發展。對民營企業開放更多市場,鼓勵和支持更多企業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融入全球價值鏈重新分工的格局中。另一方面,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環境,加強對企業家財產權和創新權益的保護,激活企業創新活力。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為企業長遠發展和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拓展新空間。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創新 自主 開放 全球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