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六問手機流量那些事:我的流量去哪兒了?
4 為什么用不完的話費不能折算成流量?
消費者李先生給北京晨報記者算了一筆賬,他目前訂購的是某運營商158元的套餐,每月6G的全國流量+700分鐘通話時長。在實際使用中,上網流量用得多,每個月常常流量不夠用,通話時長卻剩下大半。“用不完的話費能不能自動折算成流量?”
實際上,這種折算模式早有運營商在嘗試。2016年,中國電信率先舉起了“全流量計費”的大旗。
2016年9月,中國電信山東分公司啟動全流量計費新模式,將語音、短信統一折算成流量進行計費,且語音與流量可相互自由轉換。其中,1M等于1分鐘,打多少分鐘電話就扣多少M流量,不會產生套餐內通話時長的結余。同時,套餐內的“國內流量”可折算為“國內通話”。此外中國電信其他一些地方公司也紛紛試水。不過目前北京還沒有實現。
另外,中國移動也計劃在一些城市試點流量階梯單價計費模式。
不過,這種模式目前并沒有流行起來。在項立剛看來,全流量計費從技術上沒有難度,但是運營商改變計費系統投入不菲。最重要的是,5G即將到來,屆時運營商的計費體系可能面臨重塑,因此運營商目前沒有太大的積極性。
5 為什么不能自由組合,我的套餐我做主?
作為一名資深手機用戶,退休工人老李的困惑是:運營商那么多的套餐讓人眼花繚亂,可是沒有一款是我的菜。理想的模式是,我提供每月的消費需求,然后運營商量身訂做最適合的套餐。
顯然,老李想要的資費是“私人訂制”模式。其實運營商也有類似方案。比如中國電信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全國統一的客戶自選型資費方案——積木套餐。為幫助客戶搭配“積木”,中國電信在網廳提供了許多人性化的輔助工具,如流量計算器、流量應用實例等。積木套餐由語音、流量、短信和3G應用四塊“積木”組成,客戶可根據自己的消費需求,自由混搭,并隨時根據需要變更套餐。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也有類似的“積木套餐”,設計的目的都是自由搭配語音通話、上網流量。但是用戶選擇的空間依然有限,比如打開某運營商的客戶端,尋找到套餐計算器,它根據你近幾個月的消費使用情況來推薦合適的套餐,不過推薦的語音最低也要18塊,顯然并不能滿足老李DIY的需求,因此,該業務在三大運營商中都沒有獲得真正的成功與普及。
資深電信分析人士馬繼華指出,經過多年的發展,電信運營商不斷推陳出新,套餐體系龐大,不僅能繞暈客戶,甚至連營業人員自己也搞不太明白。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價格不透明的外在表現,給用戶感覺自己被忽悠。而打包消費讓用戶享受到了比單項累加更實惠的價格,可是很多人對有些附加部分并沒有需求,往往感覺被強制消費了。即使免費使用,感覺依然不爽。
6 新老用戶為啥區別對待?
隨著提速降費的深度推進,手機資費新方案層出不窮。運營商每一季都會想方設法推出新賣點來吸引用戶。比如校園促銷大流量套餐,比如手機寬帶捆綁的融合套餐。但是很多看上去很美的新套餐只面向新用戶,老用戶被擋在門外。
比如北京移動68元的暢享不限量卡僅面向新用戶。而老用戶可以選擇的最優惠的不限流量套餐為98元/月,內含150分鐘語音,20G國內流量。流量用盡后上網限速至最高1Mbps,當月累計使用流量超過100G后可繼續上網,但是限速至128Kbps。北京電信的65元融合套餐也只面向新用戶,且需要交足兩年費用。
運營商對老用戶的關懷有一定差距,這是多年來一直存在的事實。新老用戶為何要區別對待?有運營商人士無奈地吐苦水說,市場日漸飽和,用戶增速放緩,而很多促銷的目的就是為了搶上客量,因此促銷的力度大。不過,老用戶們在入網的時候享受過當時的優惠方案。
去年11月,因為老用戶轉互聯網套餐的問題,工信部曾喊話電信運營商,要為老用戶更改套餐提供方便,不得推出限制老用戶選擇資費的方案,并且要求企業來梳理排查現有的資費方案,如有限制用戶資費選擇權的行為,立即整改。
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最理想的做法是,從用戶進門開始,就經營一個用戶,讓用戶感受到越來越便宜的資費、越來越優質的服務,而不是用高優惠政策將用戶吸引過來,然后任其流失。在他看來,老套餐不升級或老用戶仍需主動申請已經過時的資費,這種現象目前依然很普遍。
但在市場飽和的背景下,“討好”老用戶才是大樓穩固的基石。尤其是攜號轉網將于2020年全面落實,運營商,是時候對老用戶好一點了。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六問 手機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