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李清泉:探索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新路徑

2018年05月31日 15:35 | 作者:李清泉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作者:李清泉(深圳大學校長)

編者按

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怎么發展?這是一個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并且要求“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毫無疑問,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應當扎根中國大地,立足中國實踐,放眼國際一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發展之路。而我們的高等教育正迎來這樣的新發展。

新時代的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至少呈現以下三大特征:一是創新發展,即在發展道路上從追隨西方高等教育發展模式轉變為自主探索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發展道路;二是內涵發展,即在發展方式上從高速度的規模擴張轉變為高質量的內涵發展;三是協同發展,即在發展機制上從各區域、各高校的各自為政轉變為實現區域之間、高校之間乃至高校與社會其他部門之間的協同發展。

新探索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關于同意設立西湖大學的函》公之于眾,表明籌建中的“西湖大學”正式獲批。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新區辦學,以新機制、新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表明傳說中的“雄安大學”進入規劃階段。此外,今年兩會期間,筆者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聯合多位教育專家共同倡議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合作創建一所粵港澳“灣區聯合大學”,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推進。倡議提出之后,得到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高校的積極響應。西湖大學、雄安大學和灣區聯合大學天南地北,名稱各異,但它們承載了共同的歷史使命:為新時代的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探索新路徑。

西湖大學的設立代表著中國一流民辦研究型大學發展進入新階段。長期以來,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大多局限于職業技術教育或者本科教育,存在生源不足,經費保障能力弱、科研水平不高等特點。西湖大學創設之初即對標加州理工和斯坦福大學,致力于打造一所“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大學,并且先期已與復旦大學、浙江大學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的試點。西湖大學還參照國際頂尖大學的通行做法,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以及教師治學、民主管理、社會參與的大學治理體系。董事會成員按一人一票平等享有表決權,討論決定學校重大事項,大學校長由董事會任命,副校長由校長提議。當然,西湖大學與公立大學最大的區別在于,其辦學經費來源不再是政府的全額撥款,而是來自于西湖教育基金會、辦學收入、競爭性科研項目經費、人才政策支持經費和政府扶持資金等。

雄安大學代表著新建公辦高水平大學的嘗試。根據《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在新區辦學,以新機制、新模式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學。《綱要》也提及,要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發揮高校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的作用。雄安大學被納入國家規劃并賦予重要使命,是落實“千年大計”的重要一環,是高起點建設的一流公辦大學。雄安新區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高起點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新材料等尖端產業,打造全球創新高地。新建的雄安大學要與處于“全球創新高地”的雄安新區相匹配,發揮著基礎研發、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核心引擎作用。

灣區聯合大學是推進境內外高校協同辦學的新構想。灣區聯合大學是一所“虛實結合”的新型大學,是以一定實體校園和運行機構為依托,跨區域、多校園、跨學科、綜合性、國際化的聯合大學,是粵港澳區域大學的延伸與匯聚。“灣區聯合大學”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方面可以發揮積極功能:一是作為粵港澳青年學生交流的平臺,強化加盟高校的學生交流、交換、學分互認,增強港澳青年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二是作為粵港澳科研協同創新的平臺,推動大灣區高校與高科技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和實體研發機構,形成完善的“產學研”協同生態。三是作為粵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平臺,推動大灣區高等教育交流制度化、科學研究協同發展以及合作辦學體制創新。目前,深圳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共同籌建“灣區創新學院”,灣區聯合大學建設邁出重要一步。

新亮點

西湖大學、雄安大學和灣區聯合大學的創建思路很好地體現了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特點。

就創新發展而言,三校的辦學思路都大膽創新,超越常規,別具一格。西湖大學依托高水平民營研究院而建,力爭在短期內建成世界一流的民辦小型研究性大學。這不僅改變了長期以來“一流大學即大而全”的傳統模式,也為高端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開辟了新路。灣區聯合大學依托粵港澳高水平大學而建,力爭建成高度開放、包容的,世界一流的教育合作樞紐與共享平臺,其最大的創新不僅在于利用一國兩制框架,突破粵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體制壁壘,也在于其頗具創意的“虛實結合”辦學機制:“虛”指的是這是一個灣區各高校間交流合作的樞紐與平臺,“實”指的是它有自己的實體校園和運行機構。尚在規劃中的雄安大學,一開始就以“新機制、新模式”為使命,將建成“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院校”,其未來的創新舉措令人期待。

就內涵發展而言,三校都不再追求耀眼的數據,諸如招收多少學生,建成多少學科、多少學位點、多少重點實驗室等不再成為建校的重點,而是追求實實在在的高品質與新內涵。西湖大學是“小而精”,聚焦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而且從理學、工學和醫學三門學科類做起,辦出可比肩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科與專業。灣區聯合大學的內涵發展體現為三大體系的構建,即旨在創建促進粵港澳地區學生國家認同的教育體系、引領智能時代發展趨勢的研發體系、融匯中華文化和人類先進文明的國際合作體系。雄安大學將面向世界招聘校長、管理團隊和師資隊伍,培育一批優勢學科,建設一批特色學院和高精尖研究中心,以現代化大學辦學理念、管理模式,高起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就協同發展而言,三校也有各自其富有開創精神的探索。西湖大學的協同發展體現在教育與科技的協同發展,依托研究院辦學,在實現教學與科研完美交融的同時,也實現了不同學科的深度交叉與跨界整合。灣區聯合大學和雄安大學皆以區域高等教育協同發展為己任:前者通過構建統籌協調和利益共享機制,實質性推動粵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與資源整合,促進大灣區高等教育的協同發展;后者借助首都著名高校的力量,實現雄安新區與首都的高等教育對接,推動京津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

新樣板

在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的出現必然伴隨著新大學的誕生。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大學的創建,成為探索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的樣板大學。

80年代,深圳大學等一批中心城市新大學的創建,成為探索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實驗大學。

今天,西湖大學、灣區聯合大學、雄安大學的創建,很可能成為探索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樣板。

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我們期待三所新大學能不負歷史使命,為探索高等教育發展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先行先試。我們更期待更多的新大學能不斷涌現,共同為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為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譜寫新的篇章!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大學 發展 高等教育 中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观看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国产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密桃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五月天AV女优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