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積極行動,遏制細菌耐藥
“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對全世界敲響了警鐘,呼吁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藥。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國將行政干預與專業技術緊密結合,持續完善抗菌藥物管理體系,多部門協同制度落地。抗菌藥物使用率、使用強度、細菌耐藥率等指標進一步改善,管理經驗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
措施緊鑼密鼓
管理不斷加碼
“我國歷來高度重視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特別是近10年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相繼制定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國家抗微生物治療指南》等技術規范,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建立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對抗菌藥物應用和細菌耐藥等情況進行監測;相關‘紅頭文件’更是緊鑼密鼓地出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細菌耐藥評價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徐英春介紹。
2012年,被稱為“史上最嚴限抗令”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出臺。該《管理辦法》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3級管理,并明確規定了不同等級醫生的開藥權限。嚴重違規使用抗菌藥物的醫生將被吊銷執業證書。徐英春介紹:“這一辦法建立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制度,明確了醫療機構抗菌藥物遴選、采購、臨床使用、監測和預警、干預與退出全流程工作機制,并加大干預力度和責任落實。”
而在該《管理辦法》出臺前的2011年,原衛生部在全國開展了為期3年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對抗菌藥物品種品規數、使用強度、使用率等進行嚴格控制。專項整治結束后,每年提出重點工作。在活動收官之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印發《2013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對醫院抗菌藥物的品種、患者的使用量做了限制,還要求接受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藥物前,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于30%。
通過不斷努力,我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根據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的數據,我國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0年的19.4%下降到2017年的8.1%,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從2010年的67.3%下降到2017年的36.8%,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從2010年的77.6DDDs下降到2017年的45.7DDDs。
探索符合國情的
綜合管理模式
“近幾年,我們正在探索多部門聯防聯控的綜合治理模式,并探索符合國情的管理模式。”徐英春說。
2016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多部門開展了“應對細菌耐藥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響應世界衛生組織號召,聯合14個部委制訂實施中國的《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對細菌耐藥問題采取綜合治理措施。
2017年年初,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成立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細菌耐藥評價專家委員會,由鐘南山院士、趙玉沛院士擔任主任委員,匯集了國內各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對我國抗菌藥物管理和細菌耐藥形勢進行總體研判,開展相關研究和評價,并提出政策建議。
“我國醫療機構也在致力于探索高效的抗菌藥物管理模式”,徐英春介紹,感染性疾病科、臨床微生物學、臨床藥學和醫院感染控制等學科建設不斷加強,感染性疾病的多學科診療體系日趨完善,會診機制不斷建立健全。“同時,醫院信息系統不斷完善,通過信息化手段對抗菌藥物處方進行管理和監控。此外,社會公眾的合理用藥意識也在明顯增強。”
編輯:趙彥
關鍵詞:積極行動 遏制細菌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