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以“入欄結算”倒逼共享單車揚長避短
北京市已有東城、西城、海淀、朝陽、大興、通州等多區試點或啟用了共享單車電子圍欄,主要措施是扣除違規停放者賬戶內的信用積分。其中通州區有關部門表示,2018年通州區將完全實現共享單車“入欄結算”,即共享單車必須停入電子圍欄,否則將無法終止租車計費。(5月3日《新京報》)
“入欄結算”的另一面,即“不入欄將無法結算”,無疑對規范共享單車的停放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同時,在電子圍欄的輔助下,共享單車也會慢慢修復其形象,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共享單車的好處,人人看在眼里,既低碳環保,又能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難題。然而,其無序投放和亂停亂放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覷,且日益成為各地難解的痼疾,一座座令人觸目驚心的“單車墳墓”即是證明。之所以會造成局面,固然離不開企業跑馬圈地的燒錢沖動,但管理手段沒能及時跟上亦是重要原因。
在多地試圖通過牌照管理控制單車的投放量之后,北京的做法直指亂停亂放這一難題。規范停車,表面看是企業的事兒,根子上還要消費者配合,通過設置電子圍欄,將停放與信用積分和結算支付捆綁起來,必然會倒逼這一亂象的解決。誠然,與過去隨意停放相比,用戶體驗會下降,然而這又是當下企業自律和消費者素質無法令人滿意的必須——企業可以不計成本地搶占市場,恨不能一出門就有共享單車的極致方便來吸引消費者,但這個方便其實是以犧牲他人利益為代價的。企業把管理的包袱甩給政府部門,用戶將別人的利益拿來共享,這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事實上,以目前的技術手段,企業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但之所以“不推不動”,還是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不愿在日常管理方面增加成本。北京的做法是,先出臺規范其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企業在管理方面的主體責任,進而又提出了各種技術規范,電子圍欄即是其中一種。也就是說,企業做不到這些,將可能被逐出市場。同樣,4月18日廣州開展廢舊閑置單車集中清理行動的當天,摩拜與ofo也在當地上線了電子圍欄,用戶如果停車不到位,會收到提示,超過一定次數還會繳納車輛管理費。可見,只要政策嚴格、明確且有時間表,企業絕不會冒著失去市場的風險縱容亂停亂放,共享單車也完全可以做到揚長避短。
至于有些人擔心共享單車淪為公共自行車,其實兩者有很大的區別:一是主體不同。公共自行車由政府投資運營,共享單車則是市場行為,不花納稅人的錢;二是體驗不同。公共自行車需要固定鎖樁,因此數量較少,但電子圍欄是虛擬圍欄,設置更加靈活,所以數量遠多于固定鎖樁。這意味著,用戶取還的便利性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同時還能夠減輕日常管理負擔,的確是當下共享單車發展的正確路徑,值得推而廣之。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單車 共享 企業 圍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