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線下流量成為新戰場 互聯網下半場的焦慮
“這種感覺就叫摩肩接踵,人山人海。”5月1日的漢口江灘,斗魚嘉年華活動現場,一位年輕的媽媽正在用親身經歷告訴孩子,課本上的成語到底是什么意思。
似曾相識又宛若新生,嘉年華、粉絲會、Live House、見面會等傳統的線下場景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也釋放了巨大的流量。當“宅經濟”不足以支撐線上的流量,走出去,到線下去,到更多的二三線城市去“圈人頭”,已經成為互聯網公司最迫切的愿望。
斗魚嘉年華3天吸粉52.18萬
漢口江灘的斗魚嘉年華3天吸引52.18萬人次入園,按照38元一張的門票價格,扣除贈票因素粗略估算,這次活動的門票收入也超過千萬元。數字背后,是這座古老的城市藏不住的野心——成為中國互聯網第四極。
如果不是隨處可見的二維碼、服裝統一的粉絲團以及頗具互聯網特色的廣告牌,很難想象這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主導的大型線下活動。掃碼送雪糕,關注送襪子,集贊曬圖給餅干,搭配著震耳欲聾的音響,排著長隊等待參加電競比賽的人群和主舞臺附近等待觀看主播唱歌跳舞的觀眾,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就這樣巧妙地完成了。由于來參觀的觀眾多為喜歡電競、游戲的年輕人,現場的品牌廣告也十分精準。“專用電競桌椅”、“游戲三件套”、游戲周邊產品以及薯片、飲料等游戲伴侶的展臺也都擠滿了觀眾。
“主播和觀眾之間,觀眾和觀眾之間,建立了新的社交模式。”在斗魚直播創始人、CEO陳少杰看來,通過斗魚直播節的形式,把線上線下有機結合起來具備更大的價值。馮提莫、陳一發、周二柯、阿冷、女流等知名主播紛紛亮相,共計1000多名主播來到現場。在嘉年華活動的首日,官方直播間觀眾累計1172萬人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線下 互聯網 流量 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