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中國網絡文學進入"品質為王"新時代
主持人:楊 鷗(本報記者)
嘉賓:歐陽友權(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王 祥(魯迅文學院研究員)
夏 烈(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學院教授)
●網絡文學已經走過了數量膨脹的規模擴張期,開始進入“品質為王”新時代。提高作品質量、突破自我閾限,才是未來網絡文學整個行業所要追求的目標。
●主流化是今天網絡文學的新常態。3.78億網文讀者,600余萬網文作者,每天新誕生1.5億字等的數量級,以及它在新文藝發展方向、文化產業支柱等方面所體現的重要分量,使它在黨和政府關心治理下,最終在20年中鑄就了從邊緣草根到主流中心的時代角色位移。也因此,今天網絡文學的精品化訴求、現實題材增量、作家主體塑造和責任感、使命感,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起來。
●在大眾文藝譜系中縱向比較,網絡文學的成績已經超越了明清小說,橫向比較,網絡文學可與好萊塢電影相提并論。
中國網絡文學從最初進入公眾視野,到如今的蔚為大觀,已經走過了20年的歷程。網絡文學蓬勃發展,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網絡文學20年有哪些發展?有什么得與失?本報記者日前就此與幾位網絡文學研究專家進行對話。
顯示出中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主持人:網絡文學已走過20年,請談一談網絡文學起步至今有哪些發展?
歐陽友權:從當前的發展狀貌看,我國網絡文學已步入發力前行的新拐點。這有三個方面的表現:一是網絡文學的“野蠻生長”狀況開始改變,在得到黨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后,這一新興文學開始進入主流意識形態規制下的有序發展階段。從“山野草根”和“技術叢林”中成長起來的網絡文學,已經不再是“赤腳奔跑的孩子”,而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網絡文學已經走過了數量膨脹的規模擴張期,開始進入“品質為王”新時代。我國的原創網絡文學作品數以千萬計,每年的增量數以百萬計,因而,無論作品存量還是新作的增量,都已不是網絡文學關注的重點,而提高作品質量、突破自我閾限,才是未來網絡文學整個行業所要追求的目標。
三是網絡作家的關注度和文學地位有了明顯提升。近年來,作為自由職業者的網絡作家,已經被納入“新社會階層人士”,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
夏 烈:今天的網絡文學比之初期的網絡文學,它的一大特征是高度的商業屬性。這也造成網絡文學的主流就是類型小說,這是最符合大眾閱讀消費、也最利于市場化包括產業鏈改編的。一方面,商業征用了網絡創作的大眾性,比較完美地塑造著作為IP概念的網絡小說的鏈條、流程,推高了今天網絡文學的社會影響力乃至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也制約甚至局部腐蝕著網絡創作的某些自由和質地。這就要求我們作者、讀者和評論家都要有更高的認識和智慧去作平衡,在商業和創作之間構建奇妙的張力場。
此外,主流化毫無疑問是今天網絡文學的新常態。3.78億網文讀者,600余萬網文作者,每天新誕生1.5億字等的數量級,以及它在新文藝發展方向、文化產業支柱等方面所體現的重要分量,使它在黨和政府關心治理下,最終在20年中鑄就了從邊緣草根到主流中心的時代角色位移。也因此,今天網絡文學的精品化訴求、現實題材增量、作家主體塑造和責任感、使命感,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起來。已經并將進一步影響到網絡作家創作和未來發展趨勢。
王 祥:網絡文學經過20年高速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并已經迅速地、自發地走向了世界,贏得世界各地讀者的強烈追捧。如果我們所說的網絡文學是指通過互聯網傳播的大眾文學,在大眾文藝譜系中縱向比較,網絡文學的成績已經超越了明清小說,橫向比較,網絡文學可與好萊塢電影相提并論。
明清小說也就有幾十個留下名姓的作者,而網絡文學發展到現在,世界范圍內近10億的讀者,作者不計其數,有獨立品質的作品不下幾百部。網絡作家們受過現代教育,與明清時代視野狹窄的小知識分子不同,他們更有人類文明的視野、更懂得怎么展現自己的才華,以當代中國人的創造能力,網絡小說成績超過明清小說是必然的。分類型來看,言情類小說超越《紅樓夢》有很大難度,但是歷史小說《上品寒士》《雅騷》這樣的雅文,是接續了《詩經》楚辭、魏晉詩賦、唐詩、宋詞與《紅樓夢》的血脈的,呈現了華夏文明的高貴、自由的精神傾向,追求美與和諧的文化情致。
而以故事情節的精彩、對人性的挖掘、對讀者的情感沖擊力等因素的考量,優秀作品如《間客》《擇天記》《星辰變》《盤龍》《神墓》《完美的世界》《傭兵天下》《惡魔法則》《斗羅大陸》《斗破蒼穹》等等,比之于明清神魔小說,它們聯通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更為順暢,贏得讀者的代入感、認同感更為強烈而明確。這些作品幫助讀者塑造自身人格,這對于青少年成長具有積極作用。
把網絡奇幻小說與美國奇幻電影、還有美國游戲動漫進行比較,可以了解網絡奇幻小說的世界觀、角色想象、故事情節的動力要素,來源于何處,又在哪些地方有所創新,從而幫助我們了解網絡文學的進步,了解文體類型與角色原型的發生發展規律。網絡小說里魔獸角色很多,品種多,功能多,形態多,可以說是繼承了西方奇幻文藝與游戲的魔獸概念。
以東方神話背景、角色原型為資源的玄幻小說、修真、仙俠小說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神話思維與神話傳奇故事形態。可以說,以幻想文類為常見形態的中國網絡小說,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在世界大眾文藝領域的競爭對手,這是網絡文學的優點而不是缺點,所顯示出來的中國人的想象力、創造力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主持人:網絡文學對當代文學格局有怎樣的改變?
夏 烈:網絡文學的出現和繁榮,倒逼當代文壇思考一系列重要問題,比如:文學與媒介的關系;文學與大眾文化時代的關系;“五四新文學”到“新時期文學”傳統與新世紀以來網絡文學為標志的新興傳統間所形成的反思性張力;網絡文學中的“中華性”與何謂中國文學的問題,等等。網絡文學用豐富的實踐和頑強的活力,指引我們的當代文學研究回復到更廣闊和原初的問題領域,思考文學的發生、意義、聯系。中國當代文學是正在發生發展和反復定義的動態過程。
從目前文壇格局來看,確實存在著純文學、大眾文學等細分結構,網絡文學主要屬于借助市場機制和普通讀者的大眾文學。但這種分法也不是絕對的,時有打通壁壘、出入彼此的作家作品,這關鍵在于創作者主體的心志和水平。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擅于借用新的強勢媒介的作家作品群,在時代的傳播力上無疑具有優勢,也更可能塑造一個時代的文學格局。
王 祥:既往的中國當代文學中,大眾文學創作偏弱。而網絡文學的發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整個當代文學的版圖,它上接華夏神話、明清小說的傳統,彌合了中國現當代文學與古代文學之間的斷點,外接世界各地古典神話以降的大眾文學,在網絡文學內部融合了世界文化資源,創造出超越各民族地區神話傳統的人類新神話。網絡文學在文化視野上更為開闊,與好萊塢電影一樣,呈現出“文化全球化”主力軍的面貌。在當代文化的內在精神版圖上,網絡文學所代表的中國大眾文化開始向整個世界傳播,中國網絡文學的創造力將會不斷為更多的人接受。
歐陽友權:前些年評論家白燁用“三分天下”來劃分當代文壇,即以文學期刊為代表的純文學、以圖書出版為標志的市場化文學,還有就是網絡文學。但在今天,文壇格局已經演變為“三分天下、一家獨大”了,即無論是創作者隊伍、作品數量,還是讀者群體、社會影響力等,網絡文學都堪稱“一家獨大”,要談論今日中國的文學,網絡文學已經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歷史節點。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對45家重點網站的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各網站原創作品總量高達1646.7萬種,其中簽約作品達132.7萬種。由網絡小說下載出版的紙質圖書6942部,改編電影1195部,改編電視劇1232部,改編游戲605部,改編動漫712部。
主持人:網絡文學能否經典化?如何達到經典化?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可以經典化,也應該經典化。但經典化是一個歷史過程,需經過讀者的檢驗和歷史的甄淘。要實現網絡文學的經典化,作者在站位上須有對文學的敬畏感,樹立精品意識,以工匠精神創作精品力作;二是注意從傳統文學創作經驗中汲取營養,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與可讀性的統一,而不是一味追求產量和點擊率;三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助推網絡文學走向精品化,比如近年來出現的網絡文學優秀作品推介、網絡小說排行榜等,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舉措。
王 祥:網絡文學要說經典化,不能簡單直接地要求網絡文學向所謂“傳統文學”靠攏,特別是不能在創作方式、創作手法上,讓網絡文學放棄自身所長而學他人所長,網絡文學是大眾文學,是在東西方神話、明清小說、世界大眾文學、好萊塢電影、美劇、游戲動漫這個大眾文化譜系中發生發展的,其想象——創作資源是共同的,創作方法與寫作策略繼承了以往的大眾文藝的鮮活有效的傳統,而思想倫理的表達也有自身規律,網絡文學有大眾文藝的經典譜系可以學習,可以要求網絡文學更加具有社會責任感,在藝術上追求完善,更有效地為讀者服務。但是不能脫離大眾文藝的創作規律,把它改造成另一種形態。
夏 烈:我認為可以經典化。大量的中西文學史經驗告訴我們,經典是可以被構成的。除了文學日益形成的一套藝術和技術標準以外,還存在著其他的力量、選擇方式,比如建國后文學史的“魯郭茅巴老曹”及其在20世紀90年代遭遇的另一種改寫和擴張,提出調整加入沈從文、金庸等的建議版本,這意味著一時代之經典是可以被不斷構建的。
網絡文學的經典化同樣是發展的自然需求。長時間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創作潮會形成歷史刻痕,會出現精品佳作,讀者會有記憶、情感和訴求提出經典化的輿論場,學者評論家就有義務商討和選定比較靠譜的代表文本名單。這種情況在網絡文學20年的今天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像上海市作協就牽頭搞了“中國網絡文學20年20部優秀作品推介榜單”,得到了讀者和業界的一定認可。
網絡文學經典化,一是要更加明確其評價標準和評價坐標。二是要有“一時代之文學”的文化自覺,這樣不會把網絡文學貶低和誤讀,實實在在根據中國創作現實思考、構建、引導、提升。三是通過一段時間的經典指定,要進一步文本細讀,進一步理論闡釋,然后以比較像樣的面貌進入高等教育教學,完成其經典化。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網絡 文學 中國 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