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電視劇創作向高品質進發
歷史敘事建構精神力量
近年來,歷史劇創作更加注重表現時代激蕩風云中人物的生存狀態,努力尋找人物命運與歷史進程的關聯點、歷史與現實的契合點,以歷史人物蘊含的精神力量打動觀眾。
在本屆“飛天獎”獲獎的歷史題材劇中,無不挺立著典型鮮明的人物形象。比如,《于成龍》表現“一代廉吏”于成龍為民造福、鋤奸懲惡的為官之旅;《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在處理三國題材上找到全新視角,展現軍師們的智慧博弈,塑造出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司馬懿,滿足了觀眾的歷史想象;《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主人公周瑩一生坎坷卻堅守“商之為本,誠信為上”;《白鹿原》在濃郁的陜北傳統文化與關中平原50年變遷的史詩中塑造人物,原著中白嘉軒、朱先生等主要人物形象鮮活起來。
將厚重歷史與傳統文化、民族精神蘊藏于詩化的視聽語言中,浸潤在有聲有色的故事講述里,是電視劇作為互聯網時代“說書人”的獨特作用。以小切口映照大時代,從小細節表現大人物,創作者以精準的歷史氛圍和文化細節為基,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還原到生活常態,達到與當下觀眾尤其是青年觀眾審美的有效對接。
比如,《彭德懷元帥》除了真實展現元帥的軍功、戰功,還成功展現其人格魅力;《海棠依舊》中以西花廳為敘事的出發點和連接點,將鏡頭對準周恩來總理與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偉人形象真實親切;《絕命后衛師》圍繞上世紀30年代紅軍歷史上的英雄部隊紅34師的故事展開,以“絕命之戰”濃縮和詮釋“長征精神”;《三八線》以獵戶、漁民等小人物為切口反映保家衛國的戰爭。
無論歷史正劇抑或歷史傳奇劇,無論反映革命歷史還是古代歷史,其價值追求殊途同歸——喚醒人們對歷史的記憶,激發人們對當下的思考、未來的希望。作為創作者,一方面要突破帝王后妃、宮廷權謀等題材窠臼,另一方面要尊重歷史,把握歷史認知與歷史想象的統一,按照藝術規律呈現藝術化的歷史。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與數不盡的歷史人物,是創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素材,未來的歷史劇創作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邁進品質化發展的新時代
從1958年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算起,中國電視劇已走過整整一甲子。回望60年發展史,我們看到:尋求“好人一生平安”的《渴望》、在平淡生活中上下求索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書寫奮斗與掙扎生存故事的《北京人在紐約》……經典作品可以跨越時空,與時代的步履重疊,成為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一次次熒屏投射。
多屏時代給影視生產、運營帶來更多可能。面對新的市場格局、創作環境與觀眾需求,電視劇的內涵和外延正在不斷擴大。2017年國內電視劇立項總量和生產總量均較上年有所下降,生產完成并獲準發行的國產電視劇數量創下2011年以來新低。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中國電視劇產業靠數量規模發展的紅利期已經過去,正在向質量提升的集約式發展轉變,正在邁進品質化發展的新時代。
越來越多口碑與市場雙收的電視劇具有“跨界”屬性。2017年電視臺高收視率和網絡高播放量的作品高度重合,《那年花開月正圓》《我的前半生》等劇集同時出現在雙榜單中;《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網臺聯播,黃金會員搶先看19.5個小時……優質作品可以跨越媒介,打破觀眾層次限制,成為真正的大眾劇。
越來越多的優質電視劇成功“出海”,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解密》《海棠依舊》《北平無戰事》《瑯琊榜》等陸續走出國門,其中,《瑯琊榜》在日韓掀起了追劇潮,《生活啟示錄》蒙語版在蒙古國家電視臺播出,連續20天奪得蒙古全國收視冠軍。網絡劇《白夜追兇》的海外發行權被美國主流媒體視頻服務提供商Netflix(奈飛公司)買下,將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實現了中國網劇走出國門的“第一次”。
還有更多新題材、新生活等待創作者挖掘。《深海利劍》填補了潛艇艦隊的題材空缺,《外科風云》的絕對主角是仁心仁術。代際差異、教育問題、文化碰撞、年輕觀眾的審美趨向,都是等待創作者發展的新話題、新視角。
品質始終是電視劇創作的生命線。這是電視劇創作的藝術規律,是電視劇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代對整個電視劇行業提出的必答題。作為觀眾文化娛樂第一需求的電視劇,作為視聽媒體核心競爭資源的電視劇,作為文化領域最具產業活力的電視劇,只有把高品質發展作為新時代電視劇工作的主攻方向,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才能真正將電視劇大國建設成為電視劇強國。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電視劇 創作 歷史 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