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電視劇創作向高品質進發
第三十一屆電視劇“飛天獎”花落各家。本屆“飛天獎”評選收到2015年10月—2017年9月期間播出的參評作品127部、5319集。經過嚴格規范的評選工作,32部高質量電視劇作品獲優秀電視劇提名,《海棠依舊》《白鹿原》《那年花開月正圓》《歡樂頌》《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雞毛飛上天》等16部作品獲優秀電視劇大獎。
今年適逢中國電視劇誕生60周年,作為第一生產大國、第一播出大國的中國,國產電視劇如何在新時代持續繁榮發展?在年產300余部、1萬余集的產能過剩情況下,如何擠掉熒屏泡沫,破解懸浮“虛火”?分析這些獲獎與提名作品的創作歷程與共性特征,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有益啟示。
更多描繪現實的真誠之作
據《2018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顯示,近3年立項的電視劇超過一半為當代題材,2017年立項的當代題材電視劇占比達59%。本次“飛天獎”提名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約占所有提名作品的40%。關注真實生活、聚焦真情實感的作品不僅是電視劇的創作潮流,也成為贏得觀眾掌聲、產生社會影響力的藝術引擎。
得到本屆“飛天獎”肯定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題材涉及領域更加廣泛,類型更加豐富。它們并非簡單地反映時代,而是深入時代;并非停留于刻畫人物,而是深刻挖掘人物靈魂、觀照現實;并非將生活的粗糲照搬,而是進行審美層面的再創作。
比如,《安居》以內蒙古包頭北梁地區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的真實故事為藍本,巧妙地將以張家旗為首的5人工作小組與8個等待拆遷的家庭交織在一起,以輕喜劇的美學風格展現出拆遷過程中棚戶區的人間百味,傳遞出一份“知你冷暖,懂你悲歡”的溫暖;《刑警隊長》在警察破案的橋段中,主人公既有“命案必破,不破不休”的錚錚誓言和專業精神,也在生活中體現出“人情味兒”;《人民的名義》涉及反腐改革的“硬現實”,基于真實案例進行藝術加工,揭示政治生態的復雜性;《歡樂頌》用5名女性的生活架構城市生活的多棱鏡,描繪社會發展的眾生相,直面當代年輕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狀態。
不難發現,本屆獲獎和提名的現實主義題材劇都有一種可貴的創作秉持:用普通人的悲歡演繹不普通的人生感悟,用強烈的生活質感觸動觀眾心靈,用新的價值立場和表達方式豐富著現實主義的內涵。不浮夸、不狗血,直面問題但不放大矛盾,表現苦難也飽含關懷,仰賴生活無所不在的素材,娓娓道來中產生令觀眾“信服”的力量——相信有血有肉的人物、相信邏輯自洽的故事、相信作品傳遞的價值觀與思想內核。
縱觀近兩年的電視劇市場,“IP+流量明星”模式屢顯頹勢,玄幻題材口碑難以為繼,而深入描摹生活、追求“精神顏值”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獲得口碑和市場雙豐收,恰恰反映出觀眾對影視藝術本體價值的理性回歸。
觀照現實的真誠之作已成審美共識。于電視劇創作者而言,“真”意味著扎根生活沃土,汲取生根發芽的力量;于中國電視劇發展而言,“真”意味著對拙劣制作、劇情注水、高度雷同的假作品、假流量說“不”,惟其如此,整個行業方能聚合出真正的文化自信,向著溫暖和明亮的未來進發。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電視劇 創作 歷史 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