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重慶自貿試驗區貢獻6個首創制度創新案例

2018年04月04日 08:19 | 來源:重慶日報
分享到: 

3月3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自貿試驗區辦公室了解到,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重慶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一年,為全國自貿試驗區建設貢獻了6個首創制度創新案例,今年將行使更大的改革自主權。

1120768837_14915474599551n

資料圖

重慶自貿試驗區辦公室副主任付嘉康介紹,在個性化探索方面,重慶自貿試驗區取得突破性進展,開立全球第一份鐵路提單國際信用證,邁出了陸上貿易規則探索“第一步”;形成“四自一簡”(海關監管)、“3C免辦”(檢驗檢疫)、“創新推動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創新實施鐵路運輸信用證結算”等6個全國首創的制度創新案例,這些案例讓企業有了較強的獲得感。

與此同時,自貿試驗區的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也明顯提升,主要表現在獲批全國唯一的檢驗檢疫綜合改革試驗區;在全國率先實現國家標準版“單一窗口”申報,申報量排名內陸第一;在全國率先完成國際轉運業務實貨測試,獲批帶無人機試飛空域的航空孵化基地;在內陸地區率先開展取消內銷征稅聯系單試點;在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中率先開展飛機保稅租賃、“保稅+融資租賃”業務;建成全國最大的咖啡現貨交易平臺;鐵路口岸整車進口數、“渝新歐”主要指標保持中歐班列第一等方面。

自貿試驗區的營商環境得到大幅優化。重慶自貿試驗區在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中率先建成區域識別系統,并正式運行大數據監管信息平臺;成立西部唯一的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創新實施推進工商注冊登記“五辦”(網上辦、馬上辦、隨地辦、輔導辦、幫你辦)舉措,建立“容缺受理”機制,備受市場主體歡迎。

“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雖取得一定成績,但尚處在起步和摸索階段,還面臨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如對標國際規則不夠,風險壓力測試不足;改革系統集成不夠,工作協同聯動機制有待進一步強化;營商環境需進一步優化,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與沿海有差距;高層次、國際化、專業化人才匱乏,人才支撐不足等,需要認真對待,切實加以解決。”付嘉康說。

下一步,重慶自貿試驗區將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要求,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率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一是在打造自貿試驗區升級版上謀突破。推動域內符合條件的綜合保稅區和保稅港區探索試行自由貿易港政策,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促進貨物貿易、跨境投資自由化,推動更為自由的“自然人流動”管理,放寬“跨境交付”服務領域相關限制性措施,實行更為優惠的符合國際慣例的稅收制度。

二是在注重改革集成上做文章。拓展開放通道,完善開放口岸,提升開放平臺,進一步提升頂層設計、制度創新、試點政策集成水平。

三是在發揮集聚效應上下功夫。著力培育市場主體,形成新動能,進一步提升開放質量和效益,推動功能要素、產業項目、人才智力聚合聚集。

四是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添措施。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綜合監管,逐步形成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五是在強化工作抓手上出實招。進一步加快復制推廣,加強案例培育、深化運行評估,全力開創自貿試驗區建設新局面。

記者 陳鈞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試驗區 重慶 創新 案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看又黄又爽成年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香蕉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 |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欧美精品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