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養老金“十四連漲”彰顯民生情懷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按照總體水平5%左右的標準為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上調養老金。預計將有1.14億名退休人員因此受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5%這一數字也創下了近年來養老金漲幅的新低。(3月26日《經濟參考報》)
正如此前市場預期,今年養老金正式迎來十四連漲。雖然漲幅創下了近年來的新低,但一個“連漲”,無疑給很多參保的退休人員吃了一顆“定心丸”,首先是必須肯定的好事。從絕對值上看,5%的增幅似乎不算太大,但乘以人口基數,就是很大一筆錢。這一改善民生之舉,體現了黨和政府的民生情懷,展現了執政為民的發展理念。
一方面,“老有所養”是民生獲得感的重要內容。5%左右的漲幅,既是提“量”也是補“短”。據介紹,今年調整將繼續堅持“并軌”原則,兼顧公平、激勵和對重點群體的關懷;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基本一致;掛鉤調整體現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同時,養老金的“量”上去了,但更要把“底”兜住。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明顯,領取養老金人數不斷增加,養老負擔以及養老保險收支壓力越來越大。在此前提下,養老金漲幅就必須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變化、職工工資增長情況以及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情況等多個因素。只有適當放緩養老金增速,才能在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實現廣大退休人員適當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有利于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員的長遠權益,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也更可持續。就此而言,5%的漲幅是合理的,也是可負擔的,體現了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調整思路。
事實上,2017年我國CPI漲幅為1.6%,5%的養老金漲幅,意味著領取養老金后的生活水平仍會有所提高,民生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對此理當正確看待,不能一見“新低”就忘乎所以,唉聲嘆氣。要知道,凡事都有“度”,奢望養老金大幅上漲,既不可能也不現實。
當然,我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社會”,如何更好實現老有所養,還任重道遠。為此,國家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予以應對,包括建立全國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建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機制、劃撥部分國有資本彌補“老人”和“中人”的養老保險轉制成本、各級政府依法承擔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兜底責任。同時提出,加快實行養老保障全國統籌,既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調劑余缺,有助于擰緊養老金的“安全閥”,增強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更有助于均衡不同地域之間企業及個人的財務負擔,降低財政兜底保障的風險,促進市場競爭環境向更加公平的方向發展。
可以相信,隨著頂層設計的發力,民生情懷的彰顯,不久的將來,國人的養老水平必將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養老金 民生 人員 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