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時時播報 時時播報
關于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四是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分領域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繼續深化,完善增值稅制度,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國有商業銀行和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持續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繼續開展,人民幣國際化穩妥推進,企業外債登記制管理制度深入落實。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正式成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
五是價格改革繼續深化。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出臺實施。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價格改革,完成首輪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降低非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天然氣全產業鏈價格監管制度基本建立。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全部取消,公立醫療機構特需等醫療服務定價穩步放開。交通運輸價格改革加快推進。水資源價格改革穩步推進。
六是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進一步健全。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配合推進民法典編纂工作,修訂出臺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國務院60多個部門簽署4個守信聯合激勵備忘錄和29個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制定獎懲措施超過100項。政務誠信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政務失信專項治理行動扎實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快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大。
(六)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穩步健全。著力提高“引進來”水平,持續改善“走出去”結構,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開放格局加快形成。
一是“一帶一路”建設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已與8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101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6637列,其中2017年開行3673列。蒙內鐵路建成投運,匈塞鐵路、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開工建設,雅萬高鐵建設積極推進。中俄原油管道復線工程建成。中白工業園、中泰羅勇工業園等境外園區穩步發展。
二是對外貿易回穩向好勢頭鞏固發展。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27.79萬億元,增長14.2%,扭轉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印發實施,深入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全國通關一體化繼續推進,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
三是利用外資規模企穩結構優化。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和促進外資增長的政策措施出臺,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實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內外資公平競爭環境進一步改善。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7個自貿試驗區啟動建設。全年實際使用外資136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利用外資增長較快,國家級開發區的開放平臺作用明顯增強。
四是境外投資發展規范有序。制定出臺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企業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和對外投資備案(核準)報告暫行辦法,企業境外投資便利化水平和規范化程度同步提高,企業對外投資更趨理性,主要流向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全年非金融類境外直接投資1201億美元。
(七)深入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加快培育。強化地區間一體聯動,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區域發展格局進一步拓展優化。
一是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沿邊開發開放取得重要進展。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印發實施,西部地區開發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全年新開工重點工程17項,總投資4941億元。東北地區經濟觸底回暖跡象增多,國企改革、民營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等加快推進。中部地區發展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新的支撐。東部地區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邁出新步伐。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獨立工礦區和城區老工業區改造、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等有序推進。國家級新區引領作用進一步顯現,臨空經濟示范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等建設扎實推進。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加快實施。
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重要步伐。雄安新區正式設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增量、疏存量相關政策意見出臺實施,一般制造企業、批發市場等疏解項目有序向外疏解轉移。京津冀打通“斷頭路”和“瓶頸路段”擴容工作加快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取得成效,一批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重大項目建成投產。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基金投入運作。
三是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全面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省際合作協商機制有效運行,“共抓大保護”格局初步形成。非法碼頭非法采砂整治、飲用水水源地安全檢查等專項行動深入開展,負面清單、跨界斷面考核等生態環保制度建設加快推進,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等重大工程大力實施。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快建設,上海、武漢、重慶三大航運中心建設進展順利,滬蓉、滬渝、滬昆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四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序推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合作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加緊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工作順利開展。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基本具備通車條件。
編輯:楊嵐
關鍵詞:增長 社會發展 國民經濟 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