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以改革牽引高質量發展 “兩只鳥論”的浙江實踐
這樣一道看似簡單的題目,你將如何作答——
有一種鳥,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高,被稱之為“俊鳥”。
有一種鳥,吃得多、產蛋少、飛得低,被人叫作“笨鳥”。
笨鳥往往長期占據著舒適的籠子,久而久之不愿騰挪。那么,如何“騰籠換鳥”?
其實,這是一個科學發展的命題。在如何發展的歷史答卷里,“騰籠換鳥”知易行難。
10多年來,浙江持續“騰籠換鳥”,已然實現“鳳凰涅槃”。而今,“騰籠換鳥”的精彩故事還在繼續。
就在今年初,浙江省政府發布《關于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的指導意見》,這意味著浙江“畝產效益”企業評價和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將進一步深化。這一改革舉措被認為是對“高質量發展”的直接響應。
新華社圖
黨的十九大后,各地都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有專家評價,這是地方出臺的改革措施,將高質量發展具體體現在數據要求上、體現在指標考核中的典型代表。
實際上,對浙江而言,這是一套已經多年實踐探索、思慮成熟的系統性方案。早在2006年,“畝產論英雄”已在紹興等地實施,這一改革舉措,正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提出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理論指導下的具體實踐。
10多年來,歷屆浙江省委、省政府正是在“兩只鳥論”的引領下,一以貫之地實施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型,實現了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一省與一國的發展不能簡單類比,但從認識論規律而言,相同或相近的實踐基礎,使從實踐中得來的思想理論具有互通性。“兩只鳥論”發端于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卻從一開始就具有全局意義。
放眼全國,在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首次提出的“兩只鳥論”上升到全局視野,在全國各地產生了巨大影響。
“兩只鳥論”語義通俗,內涵卻十分深邃,既切合實施經濟結構調整之需,也是對改革本義的間接闡釋。當前,在發展速度換擋、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增長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它對于促進經濟巨輪的行穩致遠,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進退之際的勇氣——
關鍵時候祭出關鍵一招
“兩只鳥論”從何而來?來源于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火熱實踐。
步入新世紀的浙江,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刻”。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原所長卓勇良長期關注和研究浙江經濟。在他的印象里,浙江經濟這趟高速行駛了20多年的列車,在2000年前后,速度逐漸慢了下來。
速度放緩的背后是一系列變化:資源要素稟賦、自身發展狀態、國際市場需求……浙江發現,原先熟悉的那種發展模式,正遇到越來越多的麻煩。
“照目前的批地速度,浙江再過幾年就無建設用地可批了。”卓勇良回憶,那時候,他在基層調研,經常聽到地方干部發出這樣的感嘆。
率先發展的浙江,最早遇到了缺地、缺電、缺水的窘境,要素瓶頸讓發展難以為繼的警告正在變成嚴峻的現實。
一方面資源要素緊缺,另一方面,資源要素大量消耗。2003年,浙江規模以上制造業的增加值率只有22.8%,低于韓國2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只有每人5.98萬元/人,這一水平只是美國1995年的7.4%。
那時,最令人揪心的還是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2003年,浙江每創造1億元GDP需排放28.8萬噸廢水,創造1億元工業增加值需排放2.38億標立方米工業廢氣,產生0.45萬噸工業固體廢物。
在國際市場上,浙江產品也承受著重壓:2002年以來,浙江遭遇美國、印度等10多個國家提起的“兩反一保”調查數十起,從打火機、軸承、眼鏡、紡織品、茶葉、家具到鞋類,幾乎涉及了浙江全部大宗出口商品。
接踵而來的種種“麻煩”,指向的都是自身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素質性矛盾,是浙江經濟相對粗放發展的模式。因而,破解資源環境約束與經濟粗放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在當時的浙江已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習近平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情況,他在不同場合形象地提出,我省要堅決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許多浙江企業家記得,習近平每到企業調研,總會跟他們講“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故事,鼓勵他們加快轉型升級。
長興的鉛酸蓄電池產業一度遍地開花,造成環境污染。龍頭企業天能集團率先依靠科技轉型升級。2004年6月2日上午10時,習近平來到位于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浙江暢通有限公司,這是天能集團生產電動自行車的分公司。
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回憶:“習書記興致勃勃地騎上電動自行車,勉勵我們‘騰籠換鳥’,用高新技術、先進設備和先進工藝改造提升傳統蓄電池產業,從數量、規模的擴張向高端、高質、高效轉型。”
2004年底,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明確指出:要破解浙江發展瓶頸,必須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騰籠換鳥”——“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浙江只有鳳凰涅槃,才能浴火重生。”
由此,浙江正式揭開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大幕。
大小之爭的智慧——
超前理念引領結構調整
浙江小企業眾多,解決了大量就業問題。“騰籠換鳥”,是不是要把小企業淘汰,換來大企業、大個頭?有人擔心,“換”得不好可能會傷筋動骨。
如何把“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理論變為統一思想、萬眾一心的綱領,變為真說真干、決戰決勝的行動?
習近平在各地調研,利用各種機會,向大家說明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性、緊迫性。最終統一了思想:所謂“騰籠換鳥”,并不是簡單地騰小鳥換大鳥,也不是一味淘汰傳統的工業企業。說到底,“騰籠換鳥”,就是對現有產業優化提升,換來新的產業、新的體制和新的增長方式,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最終實現“浙江制造”到“浙江創造”的飛躍。
按照這一思路,浙江一手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一手淘汰落后產能。
2005年,《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和產品導向目錄》出臺,明確了四大類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重點,即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和循環經濟;明確了36個重點領域和100項發展重點,組織實施一批帶動性強、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的重大技術改造項目。
與此同時,浙江省經貿委還抓緊調研出臺《浙江省限制和淘汰制造業落后生產能力目錄》,有步驟地淘汰落后生產技術、工藝和產品,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實施,以進一步緩解資源能源約束,加快工業用地集約和置換利用。
在這一目錄里,涉及九大行業、430項技術的傳統工業項目,被列入限制和淘汰的“黑名單”。據有關人士回憶,在當時,浙江淘汰和限制的這些“落后制造”項目,在其他許多地方仍舊是招商引資的重點,經常被列為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
在習近平的直接指導和推動下,浙江在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展開了探索:繼2002年10月嘉興市秀洲區啟動首批廢水排污權有償使用,拉開全國排污權有償使用的序幕后,2005年1月,東陽市和義烏市的水權交易開創全國先河;同年,對六大高能耗行業實行差別電價改革和煤電價格聯動改革,并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層面的生態補償辦法;2006年,啟動工業用地“招拍掛”改革試點……
從當年的一系列探索和實踐中不難看出,“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實際上是“轉方式、調結構”的一盤大棋。
2006年3月20日,浙江日報頭版發表的一篇題為《從“兩只鳥”看結構調整》的文章,首次系統闡述了“兩只鳥論”。此文后來被收入習近平所著《之江新語》一書中。
文內明確提出,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要養好“兩只鳥”:一個是“鳳凰涅槃”,另一個是“騰籠換鳥”。
所謂“鳳凰涅槃”,就是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擺脫對粗放型增長的依賴,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科學強省和品牌大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發展現代服務業,變制造為創造,變貼牌為創牌,實現產業和企業的浴火重生、脫胎換骨。
所謂“騰籠換鳥”,就是要拿出浙江人勇闖天下的氣概,跳出浙江發展浙江,按照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積極參與全國的區域合作和交流,為浙江的產業高度化騰出發展空間;并把“走出去”與“引進來”結合起來,引進優質的外資和內資,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彌補產業鏈的短項,對接國際市場,從而培育和引進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高的“俊鳥”。
“兩只鳥論”,用“騰籠換鳥、鳳凰涅槃”8個字,形象準確地說明“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意義和方向路徑。
在“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過程中,體制機制改革尤為重要。在《之江新語》另一篇題為《從“兩只手”看深化改革》的文章中,習近平明確指出,深化市場取向的改革,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即“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這“兩只手”之間的關系。
文中指出,“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要切實轉換政府這只手的職能,把政府職能切實轉換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發揮好、規范好、協調好這‘兩只手’的關系。”
取舍之間的抉擇——
一以貫之終迎質變飛躍
浙江人深知,企業外遷、技術改造是眼下的事,GDP必然會受到影響,而培育新產業、改造傳統產業都需要很長的時間,經濟轉型升級要經得住陣痛,舍得付出代價。
此后,即便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浙江GDP增速排名一度滑出全國前20位之列,也從未動搖過“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決心。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謀發展。“騰籠換鳥”、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成為歷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不懈追求:
十一屆省委提出了“八八戰略”,以“鳳凰涅槃”的勇氣、“騰籠換鳥”的舉措、“浴火重生”的氣魄,推進發展方式轉變,把浙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上新臺階。
十二屆省委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和“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形成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進一步加強“騰籠換鳥”工作推進機制,通過提高落后產能要素使用成本,進一步倒逼落后產能退出……
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力調度下,全省各地紛紛祭出重招,細算資源占用與產出賬。有“低、小、散”之困的溫州,對不同產業亮出“紅黃綠”牌,限制傳統產業低端產品的生產,培育和扶持大企業大集團。
在湖州,對全市電鍍以及南潯有機玻璃、長興粉體等行業進行專項整治;
在嘉興,出臺了“兩退兩進(退低進高、退二進三)”配套措施;
在紹興,以“資源占用產出論英雄”……
針對浙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新問題、新矛盾,浙江還打出了一套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作為“四換三名”促轉型升級重要“組合拳”的核心招數、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個主要抓手,“騰籠換鳥”正有力重塑浙江的產業結構。
數據顯示,2017年,浙江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高新技術等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2.8%、12.2%和11.2%,增速均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39.1%、26.5%和42.3%。作為浙江著力打造的八大萬億產業之首,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為9.4%,繼續創2015年以來的新高。
與此同時,2005年至2016年,萬元GDP能耗從0.9噸標準煤下降至0.44噸標準煤,八大高耗能產業占工業比重從37.2%下降到34%。
“浙江發展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今年1月25日,在浙江省第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省政府工作報告作出如是判斷。“根本性變化”不單是經濟體量的突破,更是發展內涵的升華。由“低、小、散”向“高、新、尖”發展,由塊狀經濟向產業集群轉化,由“浙江制造”向“浙江創造”跨越。
杭州高新區(濱江)的崛起,亦是“兩只鳥論”在浙江最生動的實踐之一。遵循“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發展理念,濱江區不依靠土地財政增加收入、不依賴招商引資發展產業,而是按照內生培育、自主創新的思路,大力引進人才,不斷優化創業創新環境,通過區域整體“騰籠換鳥”,實現整體“鳳凰涅槃”。
目前濱江區占八成以上的GDP、七成多的財政收入是高新技術產業貢獻的,在國家級高新區中的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兩項排名均高居第二位,技術創新核心指標達到了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水平。
轉變發展方式是一場接力賽,“騰籠換鳥、鳳凰涅槃”還在持續。2018年,浙江將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淘汰1000家企業落后產能,整治1萬家臟亂差小作坊小企業。
新舊之變的密碼——
質量為先邁向廣闊天地
任何思想理論都要以它所處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為依據。起飛于浙江的這“兩只鳥”,如果放在全國版圖上,它們正經歷著相同的“氣候”。
中國經濟創造了連續增長近40年的奇跡,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的同時,經濟下行壓力也在加大,現在正處于“三期疊加”的特定階段,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
轉方式、調結構,始終是改革發展中一道必須破解的課題。一個共識是:惟有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能保持穩定增長、持續增長。
經濟連續增長近40年的中國,持續增長的動力何在?創造奇跡的密碼是什么?浙江的實踐已經給出了答案,這就是: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場合都曾重提“兩只鳥論”——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在談到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結構調整時,他又一次提出早在浙江工作時就強調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騰籠不是空籠,要先立后破,還要研究“新鳥”進籠,“老鳥”去哪?要著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走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鳳凰涅槃。
2015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一針見血指出,東北老工業基地“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組合并沒有根本改變。他用“加減乘除”形象地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破題。他說,“現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補課。這個問題不解決,老工業基地難以鳳凰涅槃、騰籠換鳥。”
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吉林考察調研,再次以“兩只鳥論”為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指明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判斷,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步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成為主旋律。再度審視“兩只鳥論”,其時代意義依然警醒和提示著我們。
“兩只鳥論”,說到底是一場涉及思想觀念、發展方式、生產方式、體制機制等諸多方面深刻的革命性變革。堅持和發展“兩只鳥論”,就是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破除深層次問題和矛盾,打破體制機制障礙。
再出發,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全面突破,撬動經濟體制改革、公共服務體制改革、權力運行機制改革,不斷提高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使改革貫穿到政府運行各環節,滲透到經濟體制改革各領域,延伸到社會治理各方面,切實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政務環境最優、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省份,讓企業的發展活力競相涌流,讓人民的創造偉力不斷迸發;
再出發,要統籌實施“質量提升大行動”,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深化數字浙江建設,聯動實施培育發展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行動計劃,分類實施鳳凰行動、小巨人培育行動和小微企業提質行動,堅定不移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再出發,要持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低收入百姓增收、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抓好統籌謀劃、重點突破和機制完善,推動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扎實起步、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美麗鄉村和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以“一帶一路”為統領,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這兩只承載著浙江經濟騰飛的“鳥”,還會在更廣闊的天地里,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浙江 發展 改革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