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一條大河波浪寬
九三學社中央持續建言“長江生態文明建設”紀實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為了開辟新天地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科學問題的破解需要科學頭腦,需要集體智慧。很快,來自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河海大學等高校的10多位社內外專家組成的團隊聚集形成了;沿江14個九三學社省級組織動員起來了;九三學社中央聯合有關部委、地方組織和專家組成的調研組出發了……
韓啟德率隊來到長江下游的安徽銅陵、安慶,實地調研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狀況。短短一天多時間,考察濱江生態公園、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看望生活在青通河河南嘴的群眾,走基層、聽民聲,面對面詢問沿岸漁民生產生活情況,了解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工作進展。
實地調研察看,召開小型座談會,馬不停蹄,韓啟德的日程滿滿當當。貫穿韓啟德安徽之行的一根紅線,就是統籌協調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調研組了解到,近年來長江中下游魚類大量減少,很多珍稀魚種瀕危或滅絕。這是由于上游水利設施的興建,使得水情變化幅度縮窄,河流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趨于單一,水生生物種類和數量均急劇減少,影響到生物多樣性。
安徽省相關負責人在與調研組座談時,談到長江生態保護的情況:“2003—2012年中下游平均年漁獲量比1996—2000年減少41%、“四大家魚”減少94%、魚苗比三峽工程設計值減少97%。2013—2014年未觀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2006年起白鰭豚功能性滅絕;2010年江豚實測數量比1997年減少75%。”這只是長江生態環境逐漸惡化的一個掠影……
韓啟德在調研座談會上指出,“長江中上游水利水電工程是在一定歷史時期經過反復研究論證做出的科學決策,屬于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有關的水利建設還要加強。當前長江流域徑流、水溫、泥沙、漁業資源等生態環境出現諸多問題,關鍵是要進一步加強科學研究,搞清生態變化與水利水電工程的相關性,分類施策加以處理或應對。這是一個全流域全系統的復雜問題,要避免復雜問題簡單化。”
隨后九三學社中央原副主席謝小軍、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率隊的調研組從漢口溯江而上,在鄂渝兩地進行調研,聽取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長江航務管理局有關情況介紹。
數據顯示,長江既是世界第三大河流,同時也是世界最大干流建壩河流,共有水庫51626座、總庫容超過4000億立方米,水電站19426座,裝機容量超過1.9億千瓦。其中上游水庫13000余座、庫容1590億立方米。
九三學社社員,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道季認為:“近年來由于流域環境的巨大變化和系列重大水利工程的實施和運行,使長江口物質通量及組成發生了變化,導致河口三角洲海岸蝕退,河口濕地萎縮,生態服務功能退化。”
“長江局部污染嚴重,整體呈惡化趨勢。在約8.8萬km評價河長中,Ⅰ、Ⅱ、Ⅲ類水占83.4%,V、劣V類水占9.6%。局部地區,特別是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地區污染嚴重,如太湖水系近85%的評價河長水質劣于Ⅲ類。長江湖口以下干流近30%評價河長水質劣于Ⅲ類。水庫、湖泊中存在向富營養湖庫轉化趨勢。”九三學社社員、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工仲志余憂心忡忡地說。
曾經風吹稻花香兩岸的長江,越發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難題如何破解?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又當如何建立?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九三學社中央 生態 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