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春運變遷:記錄發展軌跡 見證改革步伐
盡管難免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吐槽和抱怨,但總體來說,公眾對春運旅程的滿意度在不斷提升。春運路上的每一幀影像都記錄著國家發展為民眾生活帶來的變化,見證著矢志改革創造出的新圖景、新氣象,折射出社會諸多領域的不斷進步與提升。
從1億到近30億,規模擴大30倍;從時速40公里到350公里,高鐵壓縮時空距離;從“小窗口”到“大數據”,顛覆購票方式;從“戰場”到“機場”,候車環境天壤之別;從“忍饑挨餓”到“網絡訂餐”,“互聯網+”上列車;從“繞來繞去”到“四通八達”,回家之路更輕松;從“鍋碗瓢盆”到“快遞上門”,行李越少越輕松;從“回家”到“旅游”,春運范圍遍全球——近日,新華社聚焦改革開放40年春運八大變遷,梳理了春運這一“人類最大規模的周期性遷徙”的今昔對比。
新中國春運歷程,是一部社會生活變遷史。自改革開放后的1979年,春運歷史性突破1億人次至今,春運路上的每一幀影像都記錄著國家發展為民眾生活帶來的變化,見證著矢志改革創造出的新圖景、新氣象,折射出社會諸多領域的不斷進步與提升。
春運之變反映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規模擴大、人次增多,背井離鄉成為許多人的日常,城鎮化進程已然與個體的發展緊密融合。
春運之變體現著科技的進步、國家實力的提升——水陸空交通網日漸發達、購票登乘更加便捷,候乘體驗大幅改善,大數據指導出行……其中不少已然成為現代化交通的標配,成為春運途中可觸可感的科技紅利。
春運之變也是國人思想觀念變化的寫照——近年來反向春運、出門旅游等差異化選擇出現,讓人們對度假、對歸家、對團圓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
其實,每年的春運都是對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的一場檢驗。今天,公眾面對春運不再如過去那般焦慮和糾結,盡管難免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吐槽和抱怨,但總體來說,公眾對春運旅程的滿意度在不斷提升,面對一些小狀況、小插曲,心態也越來越平和。這些改變得益于職能部門堅持不懈的努力,不僅要力保春運的安全、有序、順暢,更要提升公眾春運旅程的便捷度、舒適度、愉悅度。
不可否認,現階段鐵路部門依然是春運的主力,其日常運力與春運龐大需求間的失衡短期內注定難以消弭,而依靠大力投入鐵路建設和大幅增加運力,勢必造成非春運期間鐵路運力的閑置和浪費。對此,越來越多的普通乘客能夠予以理解,而職能部門也在認清現實的基礎上達成了共識,盡可能地通過提升服務質量、開辟多元渠道、錯峰出行、提高運送效率等方式,彌補運力不足的短板。諸如春運專列、拼車回家、高速公路免費、摩托騎行、志愿服務等,對公眾來說并不陌生。
在點贊春運的可喜變遷之外,近年來春運呈現出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也值得警惕。百姓途中發生的狀況和意外,已不僅限于物品失竊、孩子半路走失等,還可能遭遇不法分子詐騙,在購票過程中被黃牛狠宰、被網站惡意捆綁搭售等。這些都有待監管力量及時在線、升級。
春運,凝聚人情冷暖,承載集體記憶。某種意義上說,它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一扇窗口,是映照改革成效的一面鏡子。春運路上的那一張張笑臉,洋溢著滿足與幸福,也寫滿了對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生活改善的享受與期待。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春運 變遷 改革 記錄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