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理不順、下不去 醫聯體發展四大難題待破解
構建分級診療制度是重構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效率的根本策略,通過分級診療的實施,逐步引導患者初診在社區、康復在社區;常見病、小病到二級醫院;大病和疑難復雜等急性病進入三級醫院。而構建多種形式的醫聯體,正是推動分級診療制度落地的有效載體。
目前,全國91.1%的三級醫院參與了醫聯體試點。各地模式不盡相同,緊密型,松散型,呈現遍地開花的局面,但醫聯體建設所產生的問題卻是共性的,不容忽視。
湖南省政協委員、湘雅三醫院黨委書記羅愛靜認為,從目前的醫聯體運行情況來看,主要存在四個問題:
一是“理不順”。由于缺乏系統的醫聯體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醫聯體作為打破行政管理架構的約束,開展醫院之間的醫療協作和完整的醫療配合就實現不了。缺乏嚴謹的醫療管理制度上下協調,以及院際通暢的分級診療制度作為有效保障。目前的體制下,門診仍然是三級醫院的主業務量,它們缺乏下沉醫療資源的動力。從提供醫療服務的能力來說,三級醫院遠遠高于基層醫院,醫聯體建設加大了醫院的“虹吸”效應。這種“虹吸”效應,既包括從基層“虹吸”患者,還包括“虹吸”基層特別是縣級醫院的醫生。
二是“下不去”。醫保的支持和支撐不夠?,F在很多地方醫聯體開展困難,主要原因就是醫保的結算政策支持不夠。比如三級醫院在一二級醫療機構開設聯合病房和專家門診,其醫保定額如何結算,兩家醫院如何合理地分配等,影響了醫聯體開展的積極性和分級診療的可持續性。不同級別醫療機構服務價格的差距不明顯、醫保報銷比例差別不大、轉到社區的基本藥物下不來等原因,導致大多數居民仍然選擇三級醫院就診,對約束居民分級就醫的作用還不明顯。
三是“接不住”。一方面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人才缺乏,學歷偏低,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不高,不能滿足向下轉診的需求。全國近400萬醫生中,全科醫生只有18萬人左右,不到5%,發達國家一般在50%;另一方面基層醫務人員首診激勵動力不足,人才留不住,導致基層醫生成為名副其實的“二傳手”。
四是“聯不通”。有些醫療機構之間尚未實現信息共享平臺,患者上下轉診時,就診信息和記錄不能相互調閱,檢查檢驗互不相認,檢驗結果二三級醫院不認可,造成患者的醫療成本增加,影響了分級診療的推行。信息共享尚未實現統一平臺,各級醫療機構有自己內部獨立的信息系統,在居民的健康信息管理上沒有實現互聯互通。
羅愛靜建議,首先,應完善頂層設計,讓醫聯體真正“聯住心”。從法律層面明確醫聯體的法律定位,明確醫聯體內部和外部責任、權利義務,避免傳統的通過行政手段“拉郎配”。從政策層面規定明確其發展方向和要遵循的原則,并在財政補償政策、管理體制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使各地在改革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實行管辦分離,使醫療機構打破壁壘,實現市場作用的有效發揮;制定評價醫聯體合作的指標和標準,開發評價體系。評價要兼顧效率、質量和公平,在考慮如何評價三級醫院分級診療成效時,應該依據患者來源和疾病診療疑難程度,建立監測指標體系,可以考慮疑難重癥指數、三四級手術比例等作為參考指標,并按床位性質、??七M行標準化。
二是統一綜合管理、學科發展、績效分配、人才培養,提升文化認同,讓基層人才“留得住”。以三級醫院為核心,對基層醫院的管理理念和思維模式進行更新與再造,讓相同的理念和思維在基層醫院不斷生根、發芽、結果,改變基層醫院的管理理念、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將基層醫院與三級醫院的績效分配實現統一和接軌,更加有效地調動各級各類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醫聯體持續健康發展。穩步提升基層衛生人員操作技能。設立專項資金,發揮三級醫院學科優勢作用,逐步對基層醫護人員的臨床技能操作和診斷分析等開展培訓,組織考核反饋,進一步提升我省基層衛生技術人員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
三是改革醫保支付方式,讓三級醫院“舍得放”。推進以病種為主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公立醫院依靠“做大蛋糕”的運行模式,可將部分病種在三級醫院和基層醫院的支付標準進行區分,促使三級醫院多診治疑難雜癥病人。統一各級醫療機構用藥范圍、品種、品牌,完善藥品供銷機制,保證各級醫療機構在藥品的同質化。
四是發力遠程醫療,讓信息互聯互通“跑起來”。健全遠程會診、二次診療建議咨詢和雙向轉診流程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包括電子健康檔案、疾病診療資料數字信息化等。標準化和規范化有益于提高雙向轉診和遠程會診的效率和效果,順暢醫生—患者對疾病診療和康復交流以及患者參與度?;颊唠S時查詢就診預約、隨訪時間、醫囑建議、必要的預期檢查和健康數據收集。記者 帥才
編輯:趙彥
關鍵詞:醫聯體 發展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