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航天科工:軍民融合結碩果
中國超大直徑固體火箭發動機2018年春節期間將點火驗證關鍵技術,2018年二季度將進行全尺寸驗證試驗。這款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研制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直徑超過4米,大幅刷新了固體火箭發動機直徑的世界紀錄。此前的紀錄由美國保持,直徑為3.7米。資料照片
創造我國商業發射最快紀錄的快舟火箭,服務于82萬企業用戶的我國首個工業互聯網云平臺INDICS,涉及上萬臺計算機的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系統,防偽稅控“利劍”、海鷹無人機、滅火“導彈”、給地下管線做“CT掃描”的探地雷達……這些高精尖產品背后,都有著同一張閃亮名片:中國最大的導彈武器研制生產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外界看來,航天科工好像戴著神秘的面紗。但其實除了能夠研發和生產眾多國之重器,航天科工的軍民融合技術和產品也早已深入到國民經濟和日常生活中。
近年來,航天科工加快了以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的轉型升級,不但為我國國防現代化作出突出貢獻,還積極投身于國民經濟主戰場,主動承擔起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和我國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突擊隊重任,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軍民融合發展之路逐漸清晰,并在不斷前行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6年,航天科工軍民融合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332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65%,軍民融合產業規模已經超過2012年集團公司的整體營業收入規模。
軍民融合為民生保駕
數年前,即將建成的央視新址曾因煙花爆竹而引發特大火災。消防部門動用了98米高、彼時全國最高的高舉消防車參與救援。但噴水始終無法企及150多米高的大樓頂部,救援條件嚴重受限。最終,在27個中隊、85輛消防車的努力下,大火才被撲滅,但火災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從那時起,航天科工就著手研發一種專門解決高層、超高層建筑火災的裝備。而解決這一世界性難題的關鍵,竟是航天科工最為擅長的導彈技術。
2014年底,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6所研制的“高層樓宇滅火系統”獲得公安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頒發的技術鑒定證書,取得了“投彈式高層建筑干粉消防車”的產品資質。2017年1月,高層樓宇滅火系統正式交付北京市消防局呼家樓中隊,開始在高樓林立的CBD執勤。
高層樓宇滅火系統也被形象地稱為“滅火導彈”,這款由導彈技術發展而來的產品,專門為應對高層建筑火災而生。航天科工二院206所軍民融合總體室副主任申研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滅火導彈”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發射系統,裝有24發滅火彈;二是控制系統,安裝在車輛副駕駛位置的計算機,接收火源探測信息,顯示在屏幕上,操作人員通過手柄瞄準火源,接到指令后按下發射按鈕;三是結構系統,即車輛主體部分。該系統的展開時間為3分鐘,從接到指令開到現場,路上就可加電、自檢,瞄準、發射只需數秒;典型高度范圍為100米至300米,炮彈內填裝有高效滅火劑,可在幾百米外遠距離發射,消防車不需要開到火場,而是在數百米外瞄準、發射,減輕了火場周圍的交通壓力。
申研介紹,將載有高效滅火劑的滅火彈快速、精確地投送至火災區域,特別適合在城市環境下使用。滅火彈發射后,既要能穿透玻璃進入室內,又不會破壞建筑結構。“滅火導彈”經過了無數次的試驗,進入室內后,滅火彈并不會爆炸,而是把滅火劑噴射出來,彈殼是完整的,不會有碎片傷人。
像“滅火導彈”這樣的軍民融合產品,近年來航天科工還開發出了不少:同樣運用導彈技術的“天網一號”低空慢速小目標探測與攔截系統,成功保障了北京奧運會、國慶閱兵等重大節慶賽事活動,同時實現了從“大型活動安保”向“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系統工程的縱深拓展;全國首個城市地下管線綜合項目在德州市正式落地,實現了以探地雷達技術對地下管線的“無損檢測”;海鷹無人機可以24小時全天候實施監控,可在低溫環境下工作,已成功應用于國土測繪、警用巡邏、應急救援、農林植保等眾多行業領域。
持續發力“互聯網+智能制造”
在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的同時,航天科工還積極響應國家“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等重大戰略,以自身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探索出一條“互聯網+智能制造”的發展新路。
在中原腹地的中國航天科工河南航天工業總公司695廠,工作了十幾年的工人馮攀飛沒有想到,自己朝夕為伍的機器有朝一日可以“聽得到”、“能說話”、“有想法”。
走進這家傳統制造企業,現代化的氣息撲面而來。一臺不足一米高的智能AGV小車在數控機床之間有序穿梭,制造設備運作有序,上料、生產、檢測、數據回傳,一氣呵成,而周圍幾乎看不到工人。
但智能化改造企業給這里帶來生產效率的躍升。以彎管這道工序為例,過去馮攀飛要比對著圖紙反復測量角度、距離,純憑自己感覺控制力度,和同事一整天連軸轉,最多也只能完成十幾根金屬管路。而現在,工藝圖紙升級為三維設計布局,機器手“聽到”MES系統下達的指令便依照設定程序完成生產動作,并將成品送至檢測臺。現在作業的員工只需拿著激光測量設備掃一掃成品,各項指標、數據就會立即上傳至云端,機器會自動比對標準自動生成檢測結果。“以前不離手的游標卡尺現在成了閑置的擺設。”馮攀飛介紹,如今12臺設備的操作工由原有一班10至12人減少至目前的2人,機床主軸有效切削率從30%提升至80%。
這樣的智能化改造在航天科工并非孤例。在四川省成都市,航天科工云網公司為成都若克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一條智能制造生產線,這家原本主要為石油、航空等領域制造高端零部件的企業借助制造升級,進入高鐵零部件生產這一全新領域。“我們借助云網的平臺匹配合作商、尋找商機,將生產能力和市場最大化。”成都若克總經理何兵表示,“只要擁有超一流的創意,都有可能通過智能制造、協同制造、云制造的方式生產出超一流的產品。”
2015年6月15日,“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化創新服務平臺航天云網正式上線,將互聯網和產業界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中。
“我國擁有相對較完善的制造業體系,業務齊備、產業鏈完整,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階段,必須抓住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窗口期’。建設可以滿足各類企業需求的中國人自己的工業云平臺,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融合發展的需要,是新時期軍民深度融合的需要,更是保障我國制造業主權的需要。”航天科工董事長高紅衛進行了深入分析。
目前,作為我國唯一提供智能制造、協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務的云平臺INDICS,技術上與西門子公司的MindSphere云平臺、GE公司的Predix云平臺處于同一水平,并在平臺功能和應用場景上更為豐富,推廣應用的速度與成效優勢明顯。目前,INDICS已在北京、廣東、浙江、江蘇、貴州、江西、湖北、四川等國內區域和德國、伊朗等國外地區落地,入駐企業超82萬家,其中境外企業3000多戶,中小微企業占比超過90%,私營企業占比超過90%,與線下實際分布一致;業務運行過程嵌入云平臺企業1500余家,設備接入云平臺6000余臺,這是全球已知嵌入企業數和接入設備數最多的云平臺。
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航天科工正放眼世界加快布局,面向全球用戶的“國際云”正在落地開花。2017年7月5日,航天科工與德國西門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面向未來的工業生態系統計日可期。
掌握技術核心競爭力
據航天科工介紹,目前我國重要基礎設施、信息系統和個人電腦中采用的處理器、操作系統、存儲設備等均嚴重依賴國外進口,構建起“銅墻鐵壁”般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統及安全防護體系,是一項關乎國家信息安全“命脈”的“民族工程”。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隊”,中國航天科工自2014年起,依靠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優勢,率先開展自主可控信息系統及應用試點工程,首開全國大型企業集團級自主可控信息系統應用先河,目前已有上萬臺自主可控計算機終端得到應用。經過兩年多實踐,航天科工在自主可控關鍵技術攻關、試點工程應用、產業發展布局、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新型自主可控終端用戶體驗由“可用”達到“好用”水平;聯合開發的高性能數據一體機上線,郵件系統累計發送數萬份電子郵件;政府自主可控計算機采購項目不斷中標,知名度與日俱增;元心自主可控移動操作系統已經在移動政務、移動警務、移動巡檢等領域成功實現應用。
目前,中國航天科工成功實現了近20個自主可控信息系統的上線運行,并在自主可控信息系統關鍵軟硬件產品研發、遷移適配、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這是我國自主可控信息技術成果首次應用于國家大型軍工企業的成功實踐,表明我國在擺脫國外信息技術封鎖、實現信息系統大規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而隨著“營改增”的全面推進,航天科工再度在稅務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營改增”意味著從征稅方式、征稅群體、稅率到軟件系統、硬件設備等一系列的復雜變化。為此,航天科工應用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對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升級后的新系統,企業開發票時,賣了什么、賣給誰了、交了多少稅都可實時傳輸到國家稅務總局數據中心,國家可以隨時查詢分析稅務信息,一改過去由各省自我監管的形式。企業可以像手機更新APP一樣,對系統進行在線升級。其中,核心設備金稅盤CA驗證灌裝的設計,就像網銀U盾一樣保護設備在網絡環境下安全運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航天 科工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