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5年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認為,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而掌握先進科技和管理方式的人,對生產力起著核心作用,其中科技創新具有引領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功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依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強調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倡導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提出關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其要義在于從以往高速度經濟增長轉向新時代的高質量經濟發展,必須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重大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為此,必須大力培育新動能,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以便較快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認為,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是生產與社會需要之間矛盾運動以及整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性規律,表現為人財物的社會總勞動要依據需要按比例分配在社會生產和國民經濟各部門中,以保持各種經濟關系平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綜合平衡,應正確處理好一系列重大經濟比例關系,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提出關于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其要義在于,“穩”和“進”是辯證統一的,要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把握好工作節奏和力度。而統籌各項政策、加強政策協同,又是協調發展的關鍵。這表明協調發展是保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保障,并體現在重點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和8項重點工作之中。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認為,由自然環境構成的自然力應與勞動力和科技力相協調,是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強調人口、資源與環境三者關系的良性化和可持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提出關于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其要義在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研究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建設美麗中國。為此,必須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一新理念蘊含了人類生態環境命運共同體的當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認為,依據國際分工、國際價值規律、國際生產價格、國際市場等理論,在一國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經濟對外開放,有利于本國和世界的經濟增長、資源優化配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強調對外開放,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參與互利共贏型的經濟全球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提出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這意味著在開放的范圍和層次上進一步拓展,在開放的思想觀念、結構布局、體制機制上進一步拓展。為此,應有序放寬市場準入、促進貿易平衡,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質量和附加值,積極擴大進口,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并有效引導支持對外投資。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認為,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直接和最終的生產目的不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直接和最終生產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全體人民的物質和文化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強調人民主體性,發展要依靠人民、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民、發展的成果要惠及人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提出共享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方針。這就是說,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為此,應注重解決突出民生問題,積極主動回應群眾關切,精準謀劃財富和收入分配、扶貧、就業、住房、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民生改善。新理念有關“改善民生就是發展”的認識高度,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生產目的性原則和根本立場。 (作者:程恩富,系中國社科院大學首席教授、中國社科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政治經濟學 新時代 發展 習近平